文/北岛
01.
过于独立,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生活中,不难见到这样的人。
明明需要别人的帮助,却没有办法把麻烦别人的话说出口。
明明自己很愿意帮助别人,却没有办法接受别人的帮助。
这样的人,不一定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是不想接受别人的帮助,而是总怕自己麻烦到别人。
于是,能做到的事自己去做,不能做到的事自己硬着头皮去做。
可这种对自己的为难,不一定能换来别人的珍惜,很有可能因为自己怕麻烦别人,而和他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正如 《超级奶爸》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对朋友客气无疑是一种美德,但是太过客气却会让彼此生分,而好朋友和亲人之间更不是通过客气来维持的,能够维系的只有彼此的感情。”
很多时候,一个人活成孤岛的原因,不在于自己不够好,而在于自己总是怕麻烦别人,这才失去了同他人建立联系的可能。
总怕麻烦别人的人,正是因为不明白麻烦别人,能拉进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这一点,才将自己困在孤岛上。
要解释这一点,不得不提的便是心理学中的“富兰克林效应”。
02.
什么是“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的产生,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的富兰克林,还只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名州级议员,在竞选中,他想获得另一名议员的支持。
可是,对方和他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甚至对方还公开批评过富兰克林。
如何打破两个人之间的僵局呢?
富兰克林没有选择去奉承讨好对方,也没有选择去贿赂收买对方,而是简单地向对方借了一本书。
借的这本书,是富兰克林无意中打听到的,他知道这本书十分稀有,对方很是喜欢,而且刚好拥有。
于是,他厚着脸皮写了一封借书的信,没想到对方同意了。
几天后,两个人再次见面,对方竟然主动来找富兰克林聊天,而且将至关重要的一票投给了富兰克林。
因为这件事,两个人成为一生的好友。
后来,富兰克林曾:“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想取得一个人的支持,尤其是圈子外的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帮个忙,事情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便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意思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式,不是主动去帮助他们,而是让她们选择帮助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因为人的大脑能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在自己帮了别人之后,为了平衡自己的认知,会觉得对方是因为值得帮,自己才会帮。
如此一来,当两个人因为麻烦建立了来往时,对方很容易从对一个人无感,变成逐渐喜欢上对方。
究其根本,是他们曾经为你提供过帮助,这种成就感,以及帮助你时获得的认同感,都会让他们对你的好感更盛。
所以,麻烦别人,不一定是件坏事,有些时候的麻烦,反而是促进两个人关系进展的最佳方式。
03.
如何正确“麻烦”别人?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时候的“麻烦”,的确会让一个人心烦。
有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麻烦”别人不可取,而是因为自己麻烦别人的时候,没有选对方式。
无论什么事,只有方式对了,能够掌握合理的尺度,才容易被接受,也容易成功。
麻烦别人这件事,是需要技巧的,说到底,注意这几点就够了。
“麻烦”别人的事,不能让人为难。
有些时候,一个人不答应你的请求时,并非是不想答应,而是你的请求太过分,让人无法答应。
试想,如果有一个人,开口就问你借1万,而你只有5000块,你会借吗?
往往不会,因为你没有那个能力。
麻烦别人需要注意的第一点,便是要学会提出对方力所能及麻烦,好比拿一样东西,借一本书等等,这样的麻烦不会令人为难,才容易被人接受。
“麻烦”别人时,应该从小到大。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好比一个人第一次借五十,之后按期归还,第二次借一百,之后也按期归还的时候,他能借到一千块的可能性极大。
反而是在第一次开口就借一千块的时候,往往会失败,因为两个人不够了解。
放在现实生活中,这便要求自己对一个人提出请求的时候,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有慢慢提出更大的要求,这才有可能被接受。
毕竟,两个人了解总是需要时间,只有让对方先信任你,才有可能被对方所接受。
要善于提供自己的价值,建立对等的交换关系。
严格来说,人际交往就是互相利用的过程,当一个人能在你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利”时,才有可能长期来往。
这里的“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利益,也包括情感上的满足感等等。
所以,在和一个人来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显露自己的价值,是能让一个人开心也好,能让一个人放松也好,哪怕是能给对方提供更多的价值,两个人的关系才容易建立。
这个时候,彼此的互相麻烦,是互相成就的过程,而不是给某个人添麻烦的过程。
总而言之,别总是怕麻烦别人,只要麻烦一个人的方法对,那些麻烦不仅不会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反而会让两个人变得更加亲密。
—END—
今日话题:
你会怕麻烦别人吗?
欢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