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金台资讯」
飞架沪苏两地的崇启大桥。崇启大桥管理处供图
“跨过长江,接轨大上海”是江苏启东人祖祖辈辈的渴望。过去,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因长江阻隔成了江苏交通网络的神经末梢。2011年12月24日,连接上海崇明岛与江苏启东的崇启大桥正式开通,两地从隔江相望到天堑变通途。
十年过去了,这座大桥对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改善过江交通条件,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对启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非凡。启东也由此从交通末梢升级为重要交通节点,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圆梦之桥
启东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发挥紧邻上海的优势,借力上海求发展、承接上海各类资源要素转移,启东人不知盼了多少年。
时间追溯到31年前,浦东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开发开放历程。彼时,启东的主政者通过轮渡赶赴上海,举办了一场经济发展座谈会,提出在浦东设立办事处,为加快开发吕四港争取契机。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要实现区域一体化,首先是交通的一体化。2001年,启东人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当年上海市召开的“两会”上,传出了在长江口规划建设沪崇苏大通道的声音。当年4月,上海和江苏首次明确,沪崇苏大通道省际接口应该设置在启东至崇明之间。
2006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崇启大桥工程立项,启东人的百年大桥梦一朝走进现实。崇启大桥管理处负责人吴继森告诉记者,崇启大桥是沪崇苏跨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为沿线地区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行通道,同时也促进了南通与上海的经济交往。这对启东人来说,更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吴继森介绍,崇启大桥工程于2009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11年11月30日全部完工,计划工期42个月,实际工期仅33个月。截至2021年11月底,崇启大桥出入口日均车流量由开通之初的1.65万辆增长至4.69万辆,日最高流量达5.62万辆,累计流量已突破1亿辆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崇启大桥由苏沪双方共建共管。崇启通道自通车以来,苏沪双方运管单位通力合作,有任务一起上,有困难一起扛,共同担负起大桥的安全、保畅职责。
惠民之桥
今年33岁的盛琳琳是土生土长的启东人,也是崇启大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10年10月份,刚从江苏航运学校大学毕业的她,就被招录至崇启大桥管理处工作。“那时,正值大桥如火如荼建设阶段,桥梁还没有合龙,我每天来回穿梭在大桥建设工地。”回忆当年,盛琳琳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上小学和中学时,盛琳琳常和父母一起去上海的姑妈家。“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要经过海太汽渡摆渡才能到上海。小时候的我就常常幻想着,要是有座桥将启东和上海两地连接起来多好啊。”盛琳琳说,当听闻政府要规划建设崇启大桥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据介绍,崇启大桥主桥为六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185米的跨径、944米的联长均为当时国内之最。其设计采用的“整跨工厂无应力制造、滚装装船、整体架设”施工技术,对我国桥梁建设向“大型化、工厂化、装配化”迈进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7年,崇启大桥荣获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奖。
提及崇启大桥给启东人带来的便利,盛琳琳更是欣喜不已。原来,她的丈夫施向南就在上海的央企中建钢构工作。“无论是从启东开车去上海,还是从上海回来,都在一小时左右。两人虽然隔着一座跨江大桥,但并不觉得遥远。”她说。
正是因为大桥的开通,两地开通了“启沪城际快线”,停靠上海虹桥、浦东等12个站点,百万启东人成了受益者。 “每天188班次,平均每4分钟一班,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上海。启东有户籍人口96万人,加上外来人口有120万人,每年乘坐启沪快线的有120万人次,相当于每个人每年都去了一趟上海。”启东市交通局客货运科科长陆健健算了一笔账。
启东市民王明清晰记得,大桥开通当日,启东市政府专门组织了一场“万人喜看崇启大桥活动”,他是其中之一。“去了一趟不过瘾,我又自驾带着全家到上海游玩多次。而在开通前,我们两三年才去一次上海。我家孩子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的也是上海高校。”
今年7月,启东开通至上海的“人才专线”,凡是从上海引进的人才可以免费乘坐。医药研发人才方明海是受益者之一。“每天两趟,工作在启东,回上海很便捷,这条温情的‘人才专线’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在启东搞科研。”方明海表示。
在民生领域,崇启大桥开通后,启东不仅实现与上海公交系统的互联互通,还推动共享上海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医疗机构医保一卡结算。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启东分院、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揭牌,上海优质妇幼医疗资源引入启东。
成果之桥
崇启大桥正式通车以来,历经了“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在这期间,启东综合实力接连攀升。
数据显示,启东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的排名,从2011年的第43位提高到2015年的第36位,再提高到2020年的第18位。2021年,当地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0亿元,总量分别是2015年、2011年的1.7倍、2.7倍,十年来年均增幅达到10%。
“崇启大桥通车十年以来,我们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在接轨上海、跨江融合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效。”启东市发改委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启东市发改委获悉,自2011年以来,该市累计承接来自上海的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540个,占全市落户产业项目的比重达70%,其中来自上海浦东地区的项目占比达80%。
而在近年落户启东园区的近700家外来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上海。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LNG分销转运站项目位于吕四港新材料产业园。该企业负责人介绍,项目2010年签约,2014年启动,2017年6月投运,至2020年底,累计实现销售173.74亿元,上缴税收14.07亿元,而当初选择启东正是崇启大桥的“联姻”。无独有偶,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华峰(启东)产业园项目落户于此也是看中了大桥便捷的交通优势。
崇启大桥开通的十年间,启东一方面加强产业对接,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内在发展动力。在启东,临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此外,当地本土电动工具、高端机械装备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放大,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作为南通发展的重要区域,启东按照南通市委赋予的‘跑好对接浦东第一棒,百强年年进两位’目标定位,以‘跑好第一棒,奋进新征程’为工作主题,坚定不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持续推进接轨上海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此外,我们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经济带靓丽明珠。”启东市委书记李玲指出。
“崇启大桥开通后,上海的企业成群结队落户启东,启东也大力承接上海各项资源要素的溢出效应,两地逐渐实现发展的一体化。没有这座桥,启东难以真正融入上海。”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分析,启东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桥的开通不仅是交通上连通,更应该是理念和体制上的连通。南通定位为北上海,启东就是北上海的前客厅,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启东未来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