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石岱
耿立的全新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也许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况味感觉,有的读出故事,乡间的、城市的,少年、青年成长;鲁西南的曹濮平原和岭南风情,读出亲情、伤痛,读出命运流转,放逐与无处安放的乡愁。
熟悉耿立散文的人,在这新散文集里隐隐读出了变化,他正从乡土散文里抽身,也从沉重的历史随笔泥淖里转身,开始走向弥散着海与城市气息的空间和文字。
耿立离开了故乡,但这这个集子里,我们还是读出故乡的故事和背景,他的《编年切片》《赶在黎明前奔跑》《暗夜的喉咙》《这暗伤,无处可达》《替一只苍耳活着》《一叶如来》里,无疑是一个精神编年的成长史记,这是一个乡村少年,在初中读《约翰·克里斯朵夫》,高中读《红与黑》,是这些异质的外部的世界,改变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文化心结,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知道了故乡天圆地方的世界之外,还有别样的秩序和人生,他在《编年切片》写道第一次在乡间供销社的百货柜台,却发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在乡间的这一眼,改变了这个少年: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我被傅雷先生翻译的这句《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开头震撼了,就如几年后我读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语言背后是生活,语言背后是思维的轨迹,见精神见性情,也见才气与审美。
大江,大江是什么模样?但那大江的那种气势从书本一下冲进了我的脑回,在那些看不见的沟壑里激荡。
对一个曹濮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江,没见过,虽然家距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过,何况比黄河大的江的涛声,我放大村后的泥之河,是成吨的倍数的泥沙,成吨倍数的涛声才赶上那大江的气势吧。
但那一刻,异域的江水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这一段描写,我读出的是耿立精神世界的萌芽,这种子,精神的种子在这个乡村孩子心里种下了,在《肉身考古学》里,我读到耿立在一年秋天在巴黎拜谒拿破仑的最后的栖息地,他的诗里透出这精神的轨迹。那也是初中,它在乡间的麦秸垛里读到《拿破仑传》,多年后,它到了拿破仑的灵寝来还处愿,我在《替一只苍耳活着》也看到耿立读《红与黑》的片段,法兰西的文化浪漫,深深地影响了这个乡间的少年:
在初中的麦秸垛的空地上/我成了你的战士,我举起的手高过耳朵高过平原/我对着一本你的传记/当时举的是左手,右手因为切红薯伤了中指/疼么?我知道你让很多的人疼得睡不好/但我的疼不是你赐予的/你赐予我的是一个平原外苍茫的世界/你把我的心第一次放到了平原外面。
从这些文字,透露的信息,在初中的某个文字时刻,也是精神时刻,耿立写出了他的心第一次被放到了平原的外面。鲁西南的曹濮平原,没有山,海,江、湖,但这些还不是主要,主要的耿立的精神的饥渴,它想到平原的外面,看看平原外地山,山外的海,可以说《暗夜里的灯盏烛光》,就是耿立的精神的成长记,是他从平原到外面的世界,从山东到广东的物理南行记。耿立以故乡一个叛逆者的身份走了,从山东的鲁西南到广东的岭南,他不愿在故乡的酒场和各种人情中被围猎。到了岭南,就是拥抱另一种有别于中原腹地的鲁西南文化,有别于家乡的水浒文化,也意味着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对岭南,耿立是一个闯入者,是一个异质,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异乡人。但耿立就是一个在路上的异乡人,一个追求精神原乡的异乡人。
耿立的散文,自由度高,但意味深广,它注重叙事有好看的物质的外壳,正如贺绍俊先生在《暗夜里的灯盏烛光》推荐语里所说:
耿立的散文是一种自由的书写,一种率真的表达。耿立的散文有着小说叙述的魅力,又有着思辨的深邃,但他在文体上并不是任性的,而是循着精神的走向所留下的履痕。耿立是乡土最孝顺的儿子,他把乡土精神无限延伸开来,连接到城市,连接到未来。耿立的散文始终保持着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他用一双清澈的眼睛看世界,他乐于做一棵有着伟大信仰的苍耳。
贺绍俊先生是大评论家,他一眼看出耿立散文的精神内涵,也抓住了一个精神意象:苍耳。
这是鲁西南曹濮平原的一种植物,一种附着在人的衣物、牛羊的毛发,四处散播的有尖尖小刺的植物,这是一个在乡间扩张基因,而在城里不得不寻找水泥钢筋间生长空间的植物,在《替一只苍耳活着》里,耿立写到它高中读《红与黑》。于连给他的震撼和启示。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认为主人公于连是“一棵美好的植物”。在司汤达的笔下,红与黑、明与暗、肃杀与热烈在于连身上互相纠合冲撞。在压气压下,人们憋闷喘不过气来的法兰西复辟时代,即使是要被黑暗和丑恶吞噬,那美好品德植物也要用尽最后一丝气力让生命开到荼蘼,开到绚烂,然后凋零。这是于连。
但在耿立心中,苍耳不是,它没有美丽的花,他必须把刺在手里泡软,然后潜伏。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生的卑微,活得憋屈,这是宿命,耿立在文字里,写出了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