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这个学问,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才被揭秘的。一个神秘主义的灵性大师葛吉夫到中东地区把它挖掘出来,然后带到欧洲,开始也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秘密传播的,直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才在欧洲通过一个大型研讨会公之于众,这个时候就有众多的现代心理学家参与这个研究,现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九型人格这个学问比现代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观察、统计学这些方法得出来的结论)更直接、更精确,能够直击人性的核心。

人的性格如水面以下的部分,平时我们看不见,但却影响我们的行为

在业内,甚至有这样一个说法,让一个年轻人去学四年的心理学本科,不过是学了一大堆关于心理学的细节知识,回来后还是搞不懂自己,搞不懂身边的人,为什么?拼不起来,还不如成年人来学几天的九型人格。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有很多关于自我关于他人的这种感性的认识,我们需要的是借助九型人格这个学问进行一个有效的整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九型人格

在近代,九型人格这个学问,先是在西方发扬光大。大家知道,70年代的美国和当今的中国非常相似,物质文明在高速发展,随着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不快乐者,在社会上成功了,但是把自己搞丢了,找不到自己的快乐,所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很多人就试图通过九型人格的学习,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灵修的一些法门,试图把自己给找回来

九型人格在美国流行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美国有的人怎么登征婚广告呢?我是一个6号的女士,我要找个9号的老公,如果大家都学过九型人格,就知道她在说什么,省了很多很繁复的描述。大家知道,台湾、香港地区比大陆更早受到美国影响,九型人格也是通过台湾、香港传到在大陆的。大概是2000年左右,九型人格刚刚传到大陆,那么传到台湾、香港地区呢,大概还要早五年到十年,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

大概2014年前后,凤凰台曾报道,香港有很多的家庭主妇,一到周末就自己掏钱去学九型人格,大家猜一猜,这些家庭主妇为什么要学九型人格?有人可能觉得她想要搞定老公,其实这个不是主要目的,我们中国人家庭最重视什么呢?孩子教育问题。但是笔者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中国虽然重视孩子教育问题,但是我们往往都用了错误方法。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这个儒家的传统,在我们这个儒家传统里面,是不认同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我们老想用成人认为对的,社会认为对的方式去塑造他,结果是什么?孩子性格的扭曲,孩子的逆反。

大家不要认为孩子逆反不好,孩子逆反是因为他想做自己做不了,他就用对抗外面的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没有正确引导。台湾和香港地区比大陆更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来自觉学习九型人格,来了解自己性格,也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来顺应孩子天性,支持他发展,而不是人为塑造。

不知道之前接触过九型人格的你们有什么感受,我想大家最起码要记住一句话,学完九型人格,最起码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人生的路最起码是9条,不是说只有一条,每个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按照我们过去的价值观,都要把孩子千军万马地赶到一个独木桥上去,让他们都变成老黄牛,用这种价值观来塑造人,这是要不得的。

上世纪90年代,九型人格被搬到了管理的课堂上,搬到了MBA的课堂。在传统MBA这套体系里面,是没有九型人格这个学问的,MBA这个管理理论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简单地说,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经济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以交换理论为基础的,这在我们传统管理里面,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一个交换关系。我们研究什么薪酬啊绩效啊,我们要研究账怎么算才能公平一点,我们把人性本身当作一个黑盒子的来对待,所谓经济人的假设,而没有深入到这个黑盒子里面,深入到人性本身,但实际上,你不可能跟标准意义上的经济人打交道。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如何了解公司的人是怎么样的性格,如何了解他内心的频道在哪里,如何去激励他们,带领他们,如何把合适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面,是我们每个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东西呢以前在MBA课程里面是没有的。上个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率先把九型人格的学问搬到了我们管理课堂,搬到了我们MBA的课堂,帮助这些管理者使用九型人格这个学问,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性,也更好的了解管理对象的人性,来提升他们的领导力。

九型人格分为三个中心、九型

举报/反馈

德鲁云歌

860获赞 17粉丝
HR高管,分享九型人格、健身气功、健康物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