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围头新娘》讲述了闽南女儿洪飞燕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自古以来,爱情都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但是《围头新娘》所展示的爱情产生的背景与历史悲情、现实悲苦紧密相连,穿越了一段中国沉重的历史。一衣带水的围头金门,百年来的悲欢离合,延续下这片土地的温情,十分动人。

以往表现两岸题材的作品,多局限个人的悲欢离合。《围头新娘》这一独特的题材超越了个人悲欢离合,深入地表达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这部戏从一个女子的传奇故事切入,通过情感的叠加沉淀和矛盾的裹卷,展现了围头和金门几十年从“送炮弹到送姻缘”“冤家变亲家的”的历史经历。金门和围头用一副对联“打虎捉贼亲兄弟,上山下海同一日——同宗同祖”来叙述很准确,可以把围头和金门想象为一个家、一个完整生命被战争撕裂开,我们常说两岸“五缘”,那更多是描述历史的、传统的,而姻缘却是现实的、现在的,自带了五缘的内容和力量。

这一独特的题材还蕴含着多义的主题。晋江人在海上以物易物,推动了两岸贸易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小三通”,又以第一嫁,推动政府从严禁到鼓励两岸通婚,当洪飞燕成为嫁到台湾的第一个新娘后,因对岸经济条件好,围头有一百多个姑娘想跟着嫁到台湾去。村支书周永平带着乡亲脱贫致富,当围头日新月异时,又吸引了台湾姑娘嫁到围头。这一嫁一娶,情通业融,通过婚姻状态表现两岸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民间的力量是推动两岸和平的关键力量,展示了沿海渔村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变化。

写三代人的命运是这个戏更深层次的表达。以奶奶乌英书写围头女人“糟糠空帏泪长弹”的倚盼,在悲苦中有诗意的美好;以父亲洪卫国写闽南男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担当;以孙女飞燕海上寻亲和追求爱情写闽南女人的勤劳勇敢美丽与善良。对于拥有年代设定的戏剧而言,关键在于能体现不同时代、不同环境造就的不同背景下人类的相同本质,相同需求,和其共通的情感以及复杂的精神生活,该剧所呈现的人类精神本质,时值今日更是值得我们反思与探讨。面对战争、灾难,围头和金门人重情重义坚韧不拔,在他们的精神深处升腾起来另外一个更有价值的中国人,升腾起能启迪到心灵的生命的关照,随着剧情回顾围头金门这四十年来历史命运,我们感受到中国人在争取自身命运时的决绝、感受到中国人真挚坚守的情感,感受到人类追求和平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既有历史价值,也有当代意义。

《围头新娘》虽是主旋律、正能量、有民族意识和精神气概的题材,但是这部戏的生命气息特别强烈,生命气息是体现在人物情感和命运变化上的,剧中大胆地突破了戏曲传统的一人一事结构,以纪事体的一事多人的结构构造全剧,塑造了洪飞燕、周永平、乌英、唐越、洪卫国等众多人物形象,表现了闽南人的地域性格——吃苦耐劳、隐忍顽强、忠义守信、家国情怀。通过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描绘出一幅两岸的历史画卷。

纪事体结构下的剧情基本流畅同时又有棱有角,摒弃概念化,追求真实性,向心灵深处抉微。特别是“海上婚礼”一场,独特而有力量,金门围头渴望重返千百年历史的和平和亲戚关系的原本生活形态,这是绝妙的一笔,剧情严峻困难,但又充满传奇浪漫的色彩。剧中不同时空的叠加、对比,使全剧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的气派和地域风格的魅力,两岸民间的历史情感和当前愿望的深刻表达赋予这部戏强烈的历史感和史诗品格。

《围头新娘》描写的两岸同胞的民间情感是从生命里长出来的,从情感特别是民族情感上解读体会,那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关山重重阻不断两岸的亲缘,海水滔滔冲不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论两岸风云如何变幻,同胞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永远割不断的,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是海这头与岸那头的共同情感。

(本文系节选)

(作者叶晓梅,泉州市戏剧研究所所长、二级编剧 )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供图,摄影:陈颖聪)

2021年12月8日《中国文化报》 第六版国家艺术基金专栏“辉煌百年 壮丽史诗”刊发特别报道

责编:吴敏
举报/反馈

文旅中国

58.2万获赞 27.7万粉丝
传递权威文旅声音,带您体验诗和远方!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