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参与者、原商务部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在中国“入世”谈判的那些年,他至少每年都会去一次日内瓦,参加世贸组织工作组大会。
回忆起15年“入世”长跑的艰辛,霍建国用“非常复杂”来形容。这个复杂程度在于中国当时的经济体制与当时世贸组织要求的公平竞争、有无歧视等一些原则的差距巨大,国内需要改进的内容比较多,且无从下手,于是形成了一个边谈边改,国内进行体制对标的过程。
到了1994年,谈判进入到下半场,也是美欧利益争夺的一个关键时期。“市场份额和实际的贸易利益你争我夺得比较厉害,欧美关心他们强势产品的进入,要求你放开,因此后半场反而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困难。”霍建国说。
霍建国当时的是身份是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司的副司长,涉及很多问题都由他具体负责去协调和推动。他坦诚地表示,当时的难点集中在市场准入方面,会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利益,但国家改革的决心非常之大。
比方说,在1992年的时候,国内在家电方面非常短缺,国务院决定引进14条彩电生产线,当时有些主管部门表示了反对,但国务院最后坚持了引进的方针。
过了七八年之后,我们发现所有的国内彩电的生产产量、出口量都是最大、最强的,“与狼共舞”让本土企业“越战越强”,“入世”20年,是中国不断地熟悉、了解国际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对标的过程,通过对标,中国才可以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经济。
霍建国还说:“就拿IT产业来说,中国‘入世’后,江苏昆山、广东等地纷纷加大布局力度,无论是台资还是美资都进入地比较顺利、比较多,从而带动了IT产业迅速发展,更为后期国内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等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霍建国强调,保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发育和发展的,而闭关锁国或者是老想着保护自己,实际上这个行业、这个企业,可能会变得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