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阿伦森效应

随着奖励减少而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阿伦森效应”。通俗地说,就是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赏,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而这种递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反感。

心理效应——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心理效应——改宗效应

当一个观点对某人来说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能用这个观点使得一个反对者改变其原有意见而和他的观点一致,那么,他更倾向于喜欢那个反对者,而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同意者。

心理效应——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心理效应——路西法效应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不没有绝对的恶人,善与恶同时潜伏在人性深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轮流出场。只不过,在社会秩序良好的环境下,“恶”的因子被深深地掩藏在人们心底,但只要有合适的土壤,攫取到权力的“路西法”便会毫不犹豫地功醒,把一人“好人”转换成“坏人”。

心理效应——米尔格伦实验


在极端情况下,人类所谓的良知居然如此脆弱,甚至不需要通过威胁或者利益诱惑,只需要一道无可置疑的命令,就可以让许多人放弃对善恶的判断和对良知底线的坚守。

心理效应——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心理效应——智猪博弈

表现在商业竟争中,一般是大型企业进行科研开发,而小企业选择跟随的战略。

心理效应——斗鸡博弈

“斗鸡博弈”或者说“懦夫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的策略理论。
现实生活中,竞争双方都明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方先撤退,最终,获利的将是双方,特别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心理效应——枪手博弈

三个枪手决斗,其中甲十发八中,乙十发六中,丙十发四中,假设他们了解彼此实力,也能做出理性判断,结果如何?

心理效应——互惠法则

康奈尔大学教授丹尼斯·雷根做过一个互惠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们由于接受他人的小恩小惠而产生“负债感”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我必须也为他做点什么”的偿还心理,哪怕是对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也是如此。

心理效应——承诺一致性原理

当人决定(或承诺)了一件事情之后,你之后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原先的承诺来进行——这就是“承诺一致性原理”。生活中,“承诺一致性原理”常被以说服人的职业利用。他们首先引诱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或者对某事表态,然后,再利用我们要与过去保持一致的压力来迫使我们屈从于他们的要求。

心理效应——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心理效应——门面效应

所谓“门面效应”,是指当你想让对方接受的是一个小的、但对方一般也不会答应的条件,那么你不妨先向他提出一个大的、更高的要求。对方拒绝你大的更高的要求后,一般会接受你再次提出的那个小的要求。这个方法也称作“留面子技术”。

举报/反馈

心诚心理中心

5.6万获赞 3570粉丝
为您带来最贴心的服务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