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488期7版
庞中华

近日,国家开放大学为庞中华量身订做一段网络视频,再度把这位曾经风靡一时的硬笔书法家推到了我们的面前。“我第一次做直播,也是跟潮流吧,感觉很新鲜,以前习惯了面对面的那种教学,开始有些不习惯,因为看不见学生,只能靠想象。”这所学校的教学特点就是面向成年人,通过网络授课,被称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目前庞中华是他们的特聘教授。

1980年,庞中华写了本只有80页的小书《谈谈学写钢笔字》,名声响彻中华大地及海外,因此人们知道了,他的本职工作是地质勘探,在写字出名以前,他做梦都想成为诗人,手风琴拉得也是如行云流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无论你爱与不爱写字,想不想写好字都要买一本,至少买一本他的字帖。据了解,仅他第一本钢笔字帖,到80年代末,印数已突破千万册。40年过去,他已出版了400多种图书,他笑道 :“我笨,但运气好,赶上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只要你喜欢写字,我就一定能教你写好字”。庞中华如是说。就连完全不懂中文的美国人,他也能教他们写汉字。
在中央电视台做“钢笔书法”讲座(1983年)

写字不是科班出身

按照事先的约定,在立冬后第一个午后,我走进了庞中华位于北京丰台的居所。庞中华先生给我开的门,他穿着普通的红色羽绒棉袄,热情亲切,平易近人。
开门见山。庞中华坦言写字不是科班出身。小的时候主要是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即使过去几十年,他依然记得老师的样子,还有那一手漂亮的板书。起初他就是模仿着老师写,后来就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表扬就怕对不起老师,就更加认真地写。回顾这段往事,他认为表扬对孩子非常重要。“我在教别人写字的时候,即使写得差一些,我也不会批评,那样会使他对自己没有信心。”
庞中华在大别山地质行旅中练字
长大一些时候,在写字和读书方面,对他影响大的有两个人。第一个人是鲁迅先生,1967年,他在图书馆和一位老前辈借了一套鲁迅全集,一共是十本。他记得很清楚,杂文中有两篇谈写字的。“鲁迅是最早提倡写钢笔字的。他认为,写钢笔字‘方便,省时间,使我们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等于人的生命’。鲁迅还说,‘学习文学的人,要看看科学的书;而学习科学的人,要读读文学的书。’”没有老师指导,如何知道自己的字好与坏,庞中华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这也是鲁迅先生说的,当然鲁迅先生给我的,还远不止这些。”
还有一个人就是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徐老有一句话,七个字“不动笔墨不读书”。之前看书,看完了就完了,但是当他看到徐老这句话的时候,他立即行动起来,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那天开始,庞中华自己动手做笔记本,一次就做了十本。从那天开始,每次看完书他都要做笔记。当年看书,很杂。做笔记也很杂,后来发现了活页纸,他就开始给这个笔记分类。“我是个不喜欢跟别人竞争或者说害怕竞争的人。不喜欢跟别人干同样的事。我选写钢笔字因为它是一个冷门。”

跟白居易老师学拉手风琴

庞中华最早的梦是做个诗人。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在一个大哥哥的书桌上,他见到一本《唐诗300首》,里面有一首诗的作者也是四川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庞中华一句句地念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动情地说:“当时我就读懂了,感到特别的亲切和感人。诗人可以用那么少的字,表达那么深的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他又读到了艾青、郭小川、臧克家等等。比如记忆深刻的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他深深陶醉。
除了诗歌,庞中华还有一个梦就是音乐。“如果不学手风琴,快乐教学法根本不可能产生。”小时候庞中华就特别喜欢音乐 ,机缘巧合,12岁那一年他听说重庆少年宫手风琴班招生,他立即去找了大队辅导员,把名字报上去了。一个月后,消息传来,他幸运地被录取了。庞中华的快乐教学法就是左手弹琴,右手写字。“每到一个国家,我都会选择这个国家比较有名的音乐,比如到莫斯科,我就选俄罗斯歌曲。到日本,我就选日本歌曲。”庞中华认为,音乐和书法是相通的,“他们都是线条的艺术。”庞中华总结,音乐和书法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个是都是线条构成,无论是粗细长短。第二个都有节奏感 。第三个都是抒情的。他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字为例,对比可以发现,字如其人这四个字是多么的恰如其分。
多才多艺的庞中华
当年在地质队,幽山静谷里,为了不年华虚度,他给自己订了个“功课表”:每天清晨在小鸟婉转的啼叫中,背诵古典诗文,然后白天到山上作地质素描图,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下午五点回驻地,直到深夜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他的“功课表”上分别安排了体育锻炼、读书、抄笔记、习字和拉琴。“因为拉琴,我还跟白居易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他觉得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诗中许多精彩的描述,虽然说的是琵琶,但和他的手风琴演奏相互映证,神韵相通,情理互达。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精湛绝伦的演奏技艺,让我们对演奏家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她那呼吸的急促与舒缓,手指的跳跃与飞动,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于我们眼前,给人以无限地陶醉,无限地遐想。”
庞中华进一步解释道,音乐中有一个专业词语叫“轮指”,所谓“轮指”是手指轮流拔动琴弦的动作。以前他对此只是略知一二,但未做过深入的练习与联想。白居易诗歌的精彩描述,让他产生了丰富的思想火花,“我悟出这手指轮流拨动琴弦的动作是可以有多种变化和组合,比如有五个指头的轮流弹奏,也可以有四个指头,三个指头,两个指头的轮流弹奏。根据这种组合规律,我自己琢磨改编出几十种手风琴‘轮指’的指法,并一一加以练习。可以说《琵琶行》成了我学习手风琴的辅助教材之一。”同时,他从几十种指法变化中,立即悟出了书法中各种点画和作品的变化,比如他将“庞中华”三个字签名居然变化出100余种形态,各臻其美,他在联合国教书法,就将多国文字,演化为书法作品,学员们兴奋无比。

马克思教导我学书法

早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马岛之战”,双方都使用了新式武器。当时,中国《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马岛之战”再次证明马克思军事思想的一条真理:武器装备的发展决定作战方式的变革。庞中华说,“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我顿时感觉到,马克思的思想还将证明同一个真理:书写工具的发展决定书法创作和理论的变革。”从那一刻起,他开始关注市场上流行的各种书写工具并且大胆使用这些新工具来进行书写创作实践。
19872月,他第一次应邀赴日本出席硬笔书法研修大会,发现日本硬笔花色品种如此多彩多姿,除日常用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外,其他各种可供写中字、大字的新式硬笔近千余种,他相信马克思的论述没有错。“我用国内外生产的新款硬笔来书写各种作品,感觉非常好,很多时候自己也陶醉其中。”

1988年,日本硬笔书道学院院长小川江南(中)授予庞中华名誉教授称号,日本书法界称其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1998年,在中国制笔协会负责人联络(协助)下,庞中华先生和民营制笔业盛怡公司在广东韶关成立了“庞中华硬笔生产基地”,集中了国内外优秀制笔专家、墨水专家,集众人智慧,潜心研究,开发出从写蝇头小楷到碗口般大字的各种新式硬笔,外观精美,书写流畅,使用便捷,效果斐然。他们还为中国航天员研制成功了“庞中华牌太空笔”,随“神九”“神十”飞上太空。他说这一切都要感谢马克思老先生。

庞中华与航天员们

到联合国教书法

20123月底庞中华先生应邀走进联合国总部,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汉字书法班。新华社驻联合国首席记者顾震球惊奇地写道:“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去教一群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学习传统的中国书法,实在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但是庞中华先生让这件事情变成了现实。”
说到这段经历,庞中华充满了自豪感。欧洲人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他决定打破常规,“用粗头记号笔练习基本功,这种笔是从欧美传来的,笔头有筷子头粗,可以写出五厘米见方的大字,使用极其方便。”
为此,他对教学细节做了改进。例如,他在中国教写点画,顺序是点、横、竖、撇、捺。在联合国他改成横、竖、点、撇、捺。“因为说学会一个横,举一反三就可以写成一、二、三,再学一个竖,就可以组成十、工、土、上、王、丰等多个字。”更能吸引学员兴趣的是,他在书写每一个点画时,选用学员熟知的中外民歌来伴奏,这是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快乐立体教学法”。他一边用左手演奏手风琴,右手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书写各种点画线条,让听者心情畅快地学会书写。为了激起学员学中文的兴趣,他在编写教材中还融入了成语、诗歌。五言诗选了浅显易懂的古诗,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还为书法班学员创作了有趣的小诗:“老中和老外,我们真友爱,同桌学书法,自由又自在。”“来到联合国,相爱如一家,笔下同书写,盛开亲情花。”
庞中华讲解《和平友好》篆书字形的意义
学员欢欣鼓舞,成绩喜人,在联合国举办展览,传遍纽约。庞中华总结,“教外国人写字,就像教小朋友一样,要让他有兴趣,有成就感 。”他最后这样形容自己这段经历,“我就像一个乡下老农民,经营着那一亩三分地。起初,我认为那里是一片沙漠;后来才发现,那里有一片待开发的沃土。”
王晓君,笔名筱筠、竹子、小暑,女。北京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就读于辽宁文学院,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刊》《红豆》《艺术评论》《海燕》等刊物。曾出版小说、散文合集《独自一人的夜晚》、散文随笔集《约会后的一声叹息》、长篇小说《民国时期的爱情》。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责编:刘海波
审校:丁历
终审:孔平
12.12年度盛典

万余件好物低至1折起

优惠券、红包、VIP折扣、积分齐飞!

举报/反馈

作家文摘报社

2.2万获赞 6383粉丝
历史真相揭秘;政治人物兴衰 ;名家妙笔精选
《作家文摘》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