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尤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前不久,11岁的希希(化名)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快递,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礼物——一套世界名著。原来,他的微心愿被收录进徐州市“事实孤儿”区域化关爱大数据平台,被社会爱心人士“认领”。
这是团徐州市委为“事实孤儿”,即父母监护缺失或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责任的儿童打造的区域化关爱体系的“数据枢纽”。平台上详细记录徐州市1398个“事实孤儿”及“梦想小屋”建设的相关信息,以及关爱阵地、关爱项目等情况。每次“微心愿清单”一发布,就很快被热心人士“秒杀一空”,他们还经常打电话催促更新“清单”。
团徐州市委书记韩锋说,他们今年为“事实孤儿”打造715间“梦想小屋”,也构建起关爱体系,提升区域化关爱“公转”效率,实现对小屋精细化管理,将区域化关爱打造成为汇聚信息流、资源流、项目流的系统集成平台,实现了需求与资源“一键通”,做好“陪伴事实孤儿成长”的后半篇文章,为孩子们撑起“心灵晴空”。
关爱举措让“事实孤儿”倍感温暖
今年9月,20岁徐州小伙刘庆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成为铜山区张集镇团委的工作人员。他第一个结对帮扶对象的就是希希。现在每次家访都像回自己家一样“熟门熟路”,如果看到希希不在家,就直奔田埂间,因为希希肯定在那里玩耍。
2019年,希希的父亲入狱服刑,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没有音讯。67岁的伯父张兴化承担起照顾希希的重任。此前,希希因患有肾囊肿,接受了3次手术,一直休学在家。
今年,团徐州市委为希希这样的“事实孤儿”定制了“1+2+8”关爱体系,把建设1间“梦想小屋” 作为前置关爱阵地,延伸落实两项常态化服务机制——家、校、地共育机制和月走访、季关爱机制,实施思想引领、学业辅导、课外兴趣、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医疗健康、自护教育、法律援助八类关爱项目。
7月,当地团组织为孩子装修了崭新的“梦想小屋”,希希的生活也有新变化。刘庆贺十分心疼这个“小家伙”,当起了知心大哥哥。平时除了送些水果、牛奶等营养品,他平时也会带着希希打篮球。在运动中,性格内向的希希像换了一个人,开朗了很多。
刘庆贺发现,希希很喜欢看课外书,“床头就是一本快翻烂的《西游记》。”刘庆贺也重新拾起小学五年级的课本,带着希希巩固功课。今年11月,希希重新回到学校。在刘庆贺的帮助下,希希也没有落下多少功课,一直苦恼的数学成绩也有了进步,在上次的小测验中还得了88分。
如今,徐州铜山区194间“梦想小屋”成为“事实孤儿”家中的“关爱阵地”。今年以来,团铜山区委以社区(村)为单位,走访调研568次,为“事实孤儿”建立“成长档案”,一人一册,进行动态跟踪,全方位掌握“事实孤儿”群体的近况。
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成长转变
14岁家住铜山区马坡镇的小依(化名)在马坡中学读初二,他从小喜欢画画,希望能成为服装设计师,但学习美术对他来说是一件不敢奢求的事情。他的父亲去世早,母亲也离家出走,68岁的爷爷赵街洪靠种地和打零工来养活他。
如今,由团铜山区委建设的马坡镇“希望来吧”成为“圆梦之地”。每逢假日,小依来到“希望来吧”学习画画,“路程不到10分钟,很方便。”
位于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龙鲤文化中心内的鲤鱼山“事实孤儿”关爱阵地,让孩子们找到了欢乐。这里地处三镇交界处,交通便利、设备齐全。
一开始,团睢宁县委的工作人员就瞄准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睢宁儿童画。如今,家住附近的孩子们骑着自行来这里参加活动,而离家较远的孩子前往指定地点,再乘坐班车前来。
睢宁县共有18个街道,287名“事实孤儿”。22岁的徐州姑娘崔雨晨是“苏北计划”志愿者,她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不愿开口说话。每次活动前,她都会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喊泉”,只要对着麦克风大喊,泉水就会喷涌而出。在一阵高过一阵的喊声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
此外,团组织还会定期开展普法教育、趣味阅读等多项活动,以丰富“事实孤儿”等困境儿童的课余生活。
据了解,团徐州市委按照“事实孤儿”分布,每个县(市)区建设规划3家以上重点区域性“事实孤儿”关爱阵地,组建“示范、自营、合作”三类阵地建设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关爱阵地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和10分钟“事实孤儿”服务圈,帮助青少年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成长转变。
打出区域化关爱“组合拳”
8岁的阿勋(化名)在还没有出生时,父亲车祸离开人世,母亲改嫁他乡。从此,阿勋由奶奶抚养。
为阿勋建成“梦想小屋”后,睢宁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珍和睢宁县的团干部倪家驹每隔几个星期都会去看望阿勋。“在学校,别的小朋友要欺负你怎么办?”王珍抱着阿勋问。在一问一答中,王珍教给了阿勋好多“小妙招”。她从事未检工作有30年,在关爱未成年人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倪家驹更多的是带给阿勋家人般的关爱。让阿勋最开心的就是家里养着的一黑一白两只小兔子。倪家驹常常陪着阿勋喂兔子。奶奶告诉倪家驹,阿勋很喜欢和他在一起玩,每一次来他都会开心好几天。因为年轻的倪家驹,让阿勋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父亲的温暖。
11月6日,徐州市云兴小学的师生们也来到阿勋家,为他送上了图书等礼品。该校团委书记佟艺鸥带领着学生们挨家挨户为“事实孤儿”送图书,他们送出的700多本图书都是全校师生捐赠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与爱心人士关注到了“事实孤儿”这个特殊群体。
每天15分钟的“普法小广播”已成为5年来睢宁儿童中午收听的特色节目。这个名为“小雨滴”的普法广播是团睢宁县委、县人民检察院、县教育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品牌项目。
结合身边典型案例,她带领志愿者们在15分钟的广播中以案说法,为孩子们讲述电信诈骗、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检察官们还录制起普法小视频,在各中小学课间10分钟滚动播放。王珍与同事们也经常为孩子们进行普法宣讲。来到团组织工作前,倪家驹是一名人民警察。他深知普法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他与王珍也组成“搭档”,开展“普法入户”活动。
据介绍,目前徐州市已形成区域化关爱项目29个,累计开展关爱服务142次,实现1398名“事实孤儿”走访、慰问、关爱三个“全覆盖”,形成“事实孤儿”区域化关爱帮扶的“徐州经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74万获赞 139.1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