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文旅中国」
巫家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也是湖南的传统名拳,发源于湘潭,广泛流传在湖南的湘潭、长沙、株洲、醴陵、岳阳、益阳等地,并远传至日本、英国。拳创始人巫必达(1751一1812),又名巫黑,字有能,福建汀州人。少年习南少林拳,青年时期走南闯北,寻师学艺,深得武当内家拳法的精妙。
巫家拳是南拳四大名拳之一,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攻防手法,又有武当内家拳法的特点。拳架紧凑,刚劲不外露,势势相连,环环相扣,无明显停顿;套路多直线往返,无跌扑、翻滚和跳跃动作。巫家拳拳理为交手不离七孔,手打三分,脚追七分。乘空而进,见隙必攻。手进身进脚相随,意动气动劲亦动。其拳法套路有六肘、八拳、十二拳等十八种。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鉴湖女侠”秋瑾均先后练过巫家拳。
“巫家拳”套路布局合理,动作紧凑,衔接流畅,环环相扣,有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其拳势刚劲敏捷,干净利落,气势风韵别具一格。同“南拳”的特点一样,“巫家拳”也是以手法见长。其主要手法有:攀拳、贯阳拳、炮拳、双飞掌、直擦掌、塌合掌、烈马连珠手、擂角肘等,称“七拳、六肘、十二掌”。“巫家”主要腿法有:吊腿、蹬腿、铲腿、连环腿、明尖腿等,其出腿多用暗发,势如奇兵突袭,使人防不胜防。故“巫家”又以“手法奇妙,腿法精怪”著称。
“巫家”步型以梅花步为基础,以自由桩、三叉步为主,故技击的进退自如。其身法看去好像摇摆盘扭,似是而非,如“丢臀放掌,盘肘出掌”等招式,实则根固势稳,静如山岳巍然,动如流星赶月,非常讲究重心平衡,这要具有深厚的基本功才能做到。劲力方面,“巫家拳”力道讲究“分寸、惊拆”,采取刚柔相济之力,阴阳交错之劲,刚柔阴阳融会贯通,寓有鬼神莫测之意。在实践中出入有门,进退有法,采取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相结合的战略,避实就虚,乘隙而入,取胜于阴阳变化之中。“非小不能行其微,非大不能活其身”是其典型特点。
巫家拳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师徒传承,有中华武术传统的拜师仪式,保留了传统武术里的“请圣”“祭棍”形式,体现了传统练武人尊师重道、武德情操和除暴安良的正气精神和传统武术精神文化特色。巫家拳留下了许多武林轶事,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实用和艺术价值。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湘潭市申报的巫家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杨晓君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1万获赞 200.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