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11月28日,在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举办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上,学校高一学生佳佳、文文(均为化名)把一首动人的《父亲》,演唱给她们最爱的“校长爸爸”郭小平。
孩子们唱得哽咽,郭小平也早已湿了眼眶。
唱歌的两个女孩,佳佳今年18岁,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被领养后发现感染HIV(艾滋病病毒),2015年被送来临汾红丝带学校;文文今年16岁,由奶奶抚养长大,2018年进入学校。就是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校长爸爸”郭小平。
郭小平和孩子们在一起
十几年前,郭小平还是临汾市传染病院的院长。2004年,医院收治了一名年仅7岁的重症艾滋病患者涛涛(化名),医护人员几经波折才从死神手中将涛涛“抢”了回来。病情缓和后,涛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回去上学”。但在那时,国内根本没有学校能接受像涛涛这样感染HIV的学生。
而涛涛的经历并不是个例。看到医院艾滋病区的几个学龄孩子都因感染HIV无法正常上学,郭小平和同事们商量,腾出了一间病房,给这些孩子办起“爱心小课堂”。
郭小平没想到,爱心课堂创办不久,来上课的孩子就越来越多,甚至有外地家长不远千里把孩子送来。
在郭小平的坚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下,这间专属于HIV感染儿童的“爱心小课堂”蹚过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最初只有4、5张课桌的简易教室,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所专门针对HIV感染儿童开设的,集生活、医疗、学习于一体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在这里,越来越多身处困境的HIV感染儿童,能在保证治疗的同时,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走进课堂、接受教育的权利。
临汾红丝带学校
作为红丝带学校的创始人,2015年,郭小平正式辞去临汾市传染病院、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院长职务,专心做起孩子们的“大家长”。也是在这一年,学校来了一位新同学,坤坤(化名)。
坤坤来自四川,8个月大时,父母便离他而去,5岁时查出感染HIV,缺乏照管的坤坤,到八、九岁上还不大会说话,偷拿别人的东西,还放火烧过邻家的草垛,别说上学,连基本的用药治疗都无法保证。
“刚来的时候,他们都说坤坤不爱说话,不爱和同学们交流。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因为歧视。如果社会能够客观地认识这种疾病,公平地对待感染者,坤坤就不会是这样。”说起坤坤过去的经历,郭小平长叹一声,“这么多年,这种事见得太多了。”
比起医治身体上的病痛,疗愈心灵的创伤,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只要有空,郭小平就陪在坤坤身边,监督他吃药、辅导他学习,用善意和呵护,一点点温暖坤坤冰冷的心。
两年后,坤坤大变了样子,他爱说了、爱笑了,他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学会了不少知识,他最喜欢的,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
和坤坤一样,来到学校的孩子多因母婴传播感染HIV,多半已没有了父母,有的更是从小便尝尽受人冷眼的滋味。从生活起居,到治疗学习、心理健康,郭小平和老师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关心无微不至。对他们来说,学校是温暖的家,郭小平,就是疼爱自己的“爸爸”。
在“校长爸爸”和老师们温暖的怀抱里,一批批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不少已经步入大学校园,还有的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对于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社会上有争议,但更多的是赞叹、是感动。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风雨十数载,郭小平一直努力坚持着,他始终是孩子们最依赖、最信赖的亲人。
然而,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郭小平却说:“我不希望这个学校存在下去,我希望它早点结束。哪天它不存在了,就说明社会已经可以接纳这些HIV感染儿童……”(视频素材提供:临汾广播电视台韩胜、李究柱;临汾红丝带学校朱然)
举报/反馈

金台资讯

611万获赞 87.8万粉丝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