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
古港
古港商世界,遗韵气尚华(粤语 )
12:30来自FM974珠江经济台
06:12
黄埔古港曾于十七到十九世纪中叶闻名于中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曾经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夷舟蚁泊”蔚为奇观。这里的港村一体格局,令黄埔古村因港而兴,孕育出众多历史风云人物。
《不辞长作岭南人——寻找广东的文化印记》,本期我们探访黄埔古港遗址、古村,一同穿越这里昔日的繁盛与传奇。
古港
文化
历史
2006年7月18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远航来到中国广州,受到了羊城人民的盛情欢迎。
这艘仿古商船以及瑞典国王和王后的到访,将全世界的视线再次引到广州,引到两百多年前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商船离岸的港口,那个曾经连接中西方商贸而独具辉煌的粤海第一港——黄埔古港。
滑动查看更多
黄埔古港位于现广州市海珠区石基村,与黄埔村紧邻,原名叫“酱园码头”。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这里已经是船舶进出广州的外港停泊地。宋代以后,黄埔古港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直至清朝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港口。
两百多年前,满载奇货异品的哥德堡号正式从当时的黄埔港离岸,但回程途中触礁沉没。2006年7月18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远航抵达广州,连同到访的瑞典国王、王后,受到盛情欢迎。
曾经给瑞典人带去巨大财富的“哥德堡1号”,只是当年无数往来锚泊于黄埔古港的西方商船中的一艘。
走进黄埔古港遗址公园的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馆长易琳女士娓娓道来:
“广州有着2000多年从未间断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其海上贸易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1757年乾隆皇帝下诏关闭其他三大海关,独留粤海关一口通商,并规定凡是外国商船进入广州贸易,均需停泊黄埔港,办理纳税手续后才可以进行货物的贸易,自此广州开辟了独揽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黄埔古港也因此走向繁盛。”
实行一口通商,在客观上成就了广州所独有的万商云集的历史辉煌。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的解说员霍翠芬介绍:
“据统计,1757年到1838年之间停靠在这里的商船就有5107艘,在当时,停泊在这里的商船形成了一个“夷舟蚁泊”的壮阔奇观,意思就是外国的商船多得好像蚂蚁一样停靠在我们的黄埔港上。”
解说员霍翠芬
易琳介绍,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馆藏的一幅西洋漫画,它再现了中国货物在瑞典交易的场景。
“画中,货主在床上躺着,他的头枕在一个成捆的中国的瓷器上面,他手上抱着的也是来自中国的瓷器,床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外销画。这是当年黄埔古港的一个景象。我们可以判断,卖家拥有的中国货物非常多,在他的房间外面,想要购买这些中国货物的一些散商早早就前来排队,挤在他的房间外面。其中,一个拿着一兜金币的小货商,被旁边搬着一箱金币的人嘲笑:‘你拿这么点钱来就想买到中国的货物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的中国货物在瑞典乃至整个欧洲,价格比较高,而且是非常受欢迎的。”
馆长易琳
与黄埔古港遗址紧邻黄埔村,原名叫“凤浦”,当年由于外国商船在古港停泊登岸,外国人发音不准,总把“凤浦”错念成“黄埔”,久而久之,将错就错,“黄埔”因此成名。
今天的黄埔古村,到处可见一座座保存完好、造型考究、装饰精美的祠堂,古村不大,古祠堂却有数十座之多。它们见证并彰显着这里曾经因古港的繁盛而兴旺,见证着这里的人杰地灵。
村民陈开伦说,乡里们做海外商贸,是十分自然而普遍的现象:
“我们这里几乎每个村民都有做生意的经历,见到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比如丝绸、茶叶,以前还有红木等等都在销售,把我们中国的商品卖到全世界,也把外国的一些新奇有趣的货物拿回国内来卖。久而久之,我们村逐渐形成了崇尚经商的风气。”
黄埔古港开放环境的天然优势,为黄埔村人植入了向海而生、闯荡天下的基因。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从这里出发,越过伶仃洋,到港澳、下南洋、上东洋、去西洋、横渡太平洋,打工、求学或经商,名人辈出。
他们当中包括:兼任中国、俄国和日本三国驻新加坡领事的著名侨领胡璇泽;收回了粤汉铁路自办权以及多余的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留美预备学堂的梁诚;与詹天佑同期的著名铁路专家胡栋朝,他是领衔勘测川汉铁路的第一人。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黄埔古港和黄埔村的特殊优势和繁华随之逐渐消退。
历史上的黄埔古港,今天虽然只剩下仅作为纪念性的一两处遗址,然而,古港商世界,遗韵气尚华。时隔200多年,“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重返广州的第一站是新崛起的现代化港口——南沙港。而包括南沙等四大港区在内的广州港,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位列全球第四。
南沙港
在改革开放踏入新时代今天,古“黄埔”汇聚万商的外贸商道已焕发出新的辉煌。从黄埔古港出发,沿黄埔涌逆流而上的不远处,就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每年春秋两季,蜚声世界的广交会在此举办。全球商人在此云集,他们忙碌地展示、会商、签约、交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现代国际贸易盛会的轨迹在这里重合交汇。古老的琶洲塔卓然伫立,见证着在这里不断上演的国际商贸传奇,历久弥新。
琶洲交易会馆/ 琶洲塔
【图片/网络图如有侵权可删】
【本文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采编丨余泳琴 邓伟浩 胡安宇
主播丨木子(普通话) 周咏(粤语)
录音合成丨谢倍伟 孔建文
摄像丨柳采绿 黄逸川
视频制作丨陈昭睿
新媒体撰稿丨邓伟浩 彭杏中
版式编辑丨彭杏中 邓伟浩 吴俏
监制丨黄健瑜
编审丨熊启涵
总策划丨周炜
总监制丨吴国庆
音频统筹丨鄞映霞
视频统筹丨张靖华 薛晖
新媒体统筹丨张蔚妍 吴俏
版头文案丨吕琳 谢倍伟
音频版头制作丨谢倍伟
视频版头制作丨声创融媒工作室
举报/反馈

FM974珠江经济台

3.4万获赞 1.3万粉丝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官方百家号
广东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