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在《局外人》这本书中,开篇就写到了这样一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在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原来书中的男主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是一个局外人一般,站在上帝视角去俯视自己以及周围人的故事。
别人的悲欢离合,情绪波动,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似乎他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饱尝这人世间的冷暖,以局外人的姿态观察,但内心却无法对任何事做到感同身受。
他可以假装悲伤,假装开心,假装出自己的情绪,做出与他人差不多的表现;可这样的行为,会让他感到疲惫,身心俱疲。
《局外人》这部书,让我感受到了现实中的一类人:生性凉薄。
顾名思义:
他们骨子里是客观理智的,往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
正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实,生性凉薄的人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主要有两个形成因素。
一种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另外一种则是后天形成。
第一:“讨好型人格”所带来的表里不一
在《圆桌派》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期,里面提到了“讨好型人格”。
窦文涛说了一段话:
“讨好型人格有一种共性,那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投入最少的成本,然后把自身的社交解决掉;当处理完社交中的问题后,他们会迅速离开。他们表面上热情如火,可实际上内心较为冷漠。”
换句话说:
有些人平日里的社交方式是:我可以对你笑,对你表现出尊重,甚至在社交中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和善友好,可这些都是我想要你们看到的样子。
听到你们的悲伤,我表现出同情的样子,可我心中却不在乎,因为我做不到换位思考。
听到你们倾诉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我要装作跟你们一起开心的样子,可我内心却从中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他们的表现和内心就像分离出了两个自己,一个负责应付社交,维持人际关系;另外一个,则是内心中的真实声音,波澜不惊。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是“表里不一”。
这并非是贬义词,而是中性且客观的形容词。
而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称这些人为“共情能力差”。
他们也想要尝试着感受你当下的情绪,也想要替你分担,可尝试之后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
他只能假装理解你,可内心依旧无动于衷。
就像有人在人群中讲了一个很好笑的段子,大家都笑出了声,唯独你自己感觉到尴尬,却还要勉强自己假笑,不然就是“不合群”。
第二: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遭遇“贬低嘲讽与不公”
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里,他们不被父母认可,甚至从父母身上感受不到太多的爱意。
感受不到父母的在乎,感受不到赞美,感受不到欣赏,有的只是冷漠和不在乎。
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社交中,所承受的痛苦莫过于此。
比如:
你向他人敞开心扉,将自己脆弱的,真实的一面袒露出来,得到的却是嘲讽与挖苦,在你的伤口上撒盐。
你的优点,你的缺点,你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也能够成为他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的理由。
时间久了,这个人就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
而心的封锁,意味着情绪的内敛,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冷漠,感知力下降的状态。
第一:不喜欢欠任何人的“人情”
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是生性凉薄的人身上最明显的特征。
别人给他一分好,他要还给对方2分;别人给予他任何馈赠,他都要及时回馈给对方。
除非必要,否则他们轻易不开口请求他人帮忙;即便是父母给予了他什么东西,他也会时刻记在心中,加倍偿还。
问心无愧,宁可别人欠他自己的,也不愿意欠别人的情分。
第二:“置身事外,凡事都平常心”
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副平常心的样子。
比如:周围的人热热闹闹,一边聊天一边大笑,可他却表现得很安静,似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在饭局中,他们总是安静的倾听者,却不愿意表现自己。
生活中,社交中他们习惯冷漠,总是沉默,不愿意在不喜欢的人或事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在恋爱中很独立自我,不依附对方
即便是在恋爱之中,他们也没有外人那般“甜蜜”,对方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冷漠,不被在乎。
可并非是他们不够爱,也不是他们感受不到爱情中的温馨与幸福,而是他们真的没有太多的情绪流露出来。
这让我想到了“镜头恐惧症”,只要一面对镜头,即使这个人平时很开朗外向,也会瞬间做不出任何表情。
第四:对任何人都保持着一丝距离
跟生性凉薄的人相处时,你会有种感觉:
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与你相处时的状态很友善,看似很热情;可实际上,你能够从他们的内心中感受到“距离感”。
若即若离,若隐若现。
似乎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无法成为他“交心”的朋友。
对于“生性凉薄”的人来说,他们也热爱着这个世界,想要跟他人有情感上的共鸣和更深一步的认识。
可现实却是事与愿违,他们努力了,但却很抱歉。
你是一个“生性凉薄”的人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