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021 奋斗百年路·科星熠熠
他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他年逾九旬还深入麦田一线,将毕生精力都留给麦田,把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他就是中国现代小麦栽培技术的奠基人、小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
余松烈在考察小麦穗粒情况
图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学以致用,一生只干一件事
1921年3月,余松烈出生于浙江慈溪一个商人家庭,时局动荡,从小目睹了旧中国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助,产生了强烈的学农兴趣。1939年,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到上海招生,他通过严格考试,顺利进入这所高水平的学府深造。在校期间,余松烈学习成绩优秀,曾代表学校参加第一次全国农业高校学生学业竞试并获得农艺系第一名。在这里,他养成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今后从事小麦育种、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2年6月余松烈(后排右八)毕业于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艺系
图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毕业后,余松烈致力于农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946年,他创办了上海新农出版社,专门出版农业类书籍,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1949年9月,余松烈到山东大学农学院工作,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60多年的农业高等教育和小麦科研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80年11月,守候30年,59岁的余松烈实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
扎根基层,以农民的认可为最高荣誉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亟需大量粮食,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产量迫在眉睫。从那时起,余松烈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专业知识、智慧和才能,倾注到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实践中,并为此奋斗一生。
当学生问到他,支撑他在田间地头科研的信念和动力时,他总说:“只有当人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最终把科学知识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1950年8月,余松烈在山东大学农学院讲授新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并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利用种间杂交开展分枝小麦的育种工作。1959年,他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栽培技术。同年,他主动要求到滕县农村下放劳动锻炼,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1976年,在山东滕县种精播试验田时,创出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的高产记录。一直到1978年,余松烈才返回学校。
1966年5月,余松烈(右二)在肥城汶阳镇砖西村麦田考察
图源:中国山东网
在与麦田打交道的60余年里,余松烈一生的研究成果惠及3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260多亿斤,获得了无数荣誉。1978-1992年,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可在他眼中,更看重的是滕州120万农民赠与他的刻有“科技兴农,功勋卓著”的金质“丰收”勋章。余松烈说,这是他一生中获得的无上荣誉,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没有什么比农民的认可更加珍贵。
教书育人,把知识撒在祖国大地上
余松烈教书育人几十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领衔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开创了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他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自1986年以来,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生53人,早期毕业的研究生中最著名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等。
余松烈特别重视对农村科技人员的教育培养。1975年,创办了藤县“五七”农大,培养了三届158名农村科技队长。这些既有理论,又会生产实践的科技人才,成为了农村示范与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带头人,在冬小麦精播高产填试验、示范和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6月1日,余松烈(右二)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小麦高产攻关田考察
图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他还经常抓住以会代训的机会,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听众常常数以万计。他们中有分管农业的领导,也有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还有农村科技人员,都成了推广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生力军。
于振文院士曾说过,他时刻想着向他的老师余松烈学习,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对科研人员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2016年4月20日,96岁的余松烈因病在山东省泰安市逝世。弥留之际,还经常在家人耳边重复着,“等身体好了,我还要下田”,他仍然惦记着实现冬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农业科学教育事业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钟卫宏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公众号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