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不将自己的贪念带入局中,将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

这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老子以天地长存为例子,喻示着人应该具有的“利他”处世观念,作为与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能够抛弃私心,处后居下,先人后己,不仅不会有害自己,反而还会长久生存。

什么是利他

“利他”,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原为佛教用语,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指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什么是利他思维方式

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给自己最大帮助的人”。因此,帮助别人就是让别人记住我们的最好办法,给他人提供无偿的帮助,往往最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为别人提供无偿帮助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利他”思维方式。

事例一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说:求利之心是人开展事业和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大家都想赚钱,这种“欲望”无可厚非。但这种欲望不可停留在单纯的利己范围之内,也要考虑别人,要把单纯的私欲提升到追求公益的“大欲”的层次上。这种利他的精神最终仍会惠及自己,扩大自己的利益。

稻盛和夫的这种理念始终贯穿他的一生,也为他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提出过很多的哲学理念,其中就有“一壶水”的利他哲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水,一壶水可能不会被重视,但是当一个人需要水时,一壶水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例如,当一个人在沙漠中穿行时,很难找到水资源,如果此时有人能从别人手中得到一壶水,不仅可以缓解口渴的压力,还会对那个施舍水的人心存无限感激。可见,一壶水在不同场合或时间所表现出的意义完全不同。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缺“水”的时候。遭遇挫折需要别人帮助之时,在别人需要“一壶水”的时候把水送给他,这样就可以使这个人渡过难关;而那些给别人“一壶水”,给予别人帮助的人,在别人喝到水以后,还会对他们念念不忘。这就是稻盛和夫“一壶水”的利他哲学。

在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他在松风工业的一位同事在生活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稻盛和夫得知后,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帮助同事解决了问题。这位同事非常感激,并下决心要回报稻盛和夫。在此后的发展中,这位同事为京瓷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稻盛和夫看来,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只不过是自己做的一件小事而已,他并没有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是真诚地从帮助同事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但在同事看来,自己遇到困难,别人对其做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让自身树立了战胜困难的决心,还加深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从稻盛和夫帮助同事解决问题来看,同事遭遇到“缺水”,正当寻找水源时,稻盛和夫为他送来了“一壶水”,这壶水像“及时雨”一样使同事体会到“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使他对送水的恩人心存感激。

当一个人用“一壶水”的人生哲学来经营自己的人生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回报,即来自精神上的回报和物质上的回报。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同样把“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向其施舍一壶水”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当他的这种利他精神惠及到越来越多人的时候,这些人也用自身的努力回报他,最终把他捧到成功的领奖台。

事例二

再分享一个经典的故事:120多年前的一天,在英国亚尔郡的一个野外,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声,原来,是一名少年不慎落水了,据说是个臭水坑,也有说是粪坑。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很快得救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子弟。几天后,这个贵族父亲亲自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老贵族因为敬佩这位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这位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农民很快乐,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以后,这位农民的儿子顺利的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那名获救的贵族公子也长大成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的治疗,他很快就痊愈了。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却可能冥冥之中自有轮回。

这个故事,也正如稻盛和夫在中欧商学院的演讲中所说:“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如果一味地强调"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扬起的风帆上,因为布满了孔洞,任凭"他力之风"如何吹刮,那风都从孔洞中穿过,无论风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会前行。与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发“利他之心”,必唤来“他力之风”。这是冥冥之中发挥着作用的生命法则。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地球,既是个整体,又是更大整体的部分。企业是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又必须与更大的整体有共融力。这种共融力是强是弱,就看你是否有“利他之心”了。

事例三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马云也是一个拥有利他思维的典范。他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理念创建了阿里巴巴。阿里旗下的淘宝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提供了一个商业平台,让无数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与价值。随着入驻店主人数的增加,这也进一步壮大了阿里的队伍。正是马云本着要想自己成功,先让他人成功的思想,不仅造福了广大小商小贩,也让阿里迅速成长为世界上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

人本来就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生存,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自私自利,当你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与得失时,眼界就会变得狭隘,慢慢的就会陷入固步自封的怪圈。而一个凡事都会想着别人的人,在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你。俗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也形象的说明了人们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帮助时,我们也会不遗余力的去回馈他人。

人们的心都是柔软的,你为他人做的好事,虽然他们不说出来,但他们都会放在心里,也许哪天在你需要帮助时,他们就会伸出一只手,拉你一把。有人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也向我们说明了,做人只需要做一个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就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他。但我们都知道有一颗做对的事的心以及做好的事的行为,其本身已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了。

“利他”思维方式在销售中的应用

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把销售看成单纯的推销商品,而是要把它看成是对客户的帮助,是为客户解决问题,我是来帮你的,不是来给你添麻烦的,只有当我们有这样的思维以后,才会去帮助客户。真诚的帮助客户,让客户处在最佳的利益状态,让客户觉得贴心,这样才能够解决客户的困扰,才会让客户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产品,才会让客户把你当成朋友,而不是一个老想把产品卖给别人的销售人员而已。这种“利他”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和客户站到同一条阵线上去解决问题,让客户觉得我们可以帮他做决定,这样销售就自然而然的事了。利他思维的基本要求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给别人创造价值。利他思维帮助我们获取信任,有了信任成交就水到渠成,一个基本的模型是:思维-行为-结果。这个世界上永远不愁机会,就看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思维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差别,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所有改变从思维开始。

利用利他思维去思考,心怀感恩去分享,在生活中多付出,多帮助他人,努力成为他人的贵人,才能遇见自己的贵人。通过彻底相信和极致践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生命能量。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的利他,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你考虑别人,别人才会考虑你;你帮助了客户,他自然更乐意与你成交,甚至帮你引流拉新。所以说,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如何养成利他思维的习惯

养成利他思维的习惯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练习:

一是培养自己的格局,一个人的改变一定是心态上的改变,当我们意识到利他的重要性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而是要向内心深处去挖掘自己乐于助人的善良品质。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传统文学作品,了解做人的品质与担当,发自内心的景仰优秀的人,以及学习为人处世必备的品格,培养自己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从行为上做到真正的利他,当你和陌生人说话时,发自内心向他微笑,耐心的倾听,衷心的祝愿他好运;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收获自己利他行为的成就感。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为了拥有一个更加宁静祥和的内心,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利他思维,只有当你心里装着大家,大家才不会忘记你,只管做对的事,你想要的,蛋糕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蛋糕、面包和牛奶慢慢都会有的。

举报/反馈

豫之郭

297获赞 64粉丝
生活记录、发现美好、学习交流、共同促进!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