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 小冠花(Crown vetch)
花语:谦逊,顽强。
喜欢小冠花的人,谦虚、高雅,办事少有失败,除了本身带点幸运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性情所致。对人谦虚,有客观的分析,不会让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再加上高雅的气质,已经成功了大半。
简介
小冠花,中文名:绣球小冠花,英文名:crown vetch或coronilla varia,学名:Securigera varia (L.) Lassenn。是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粗壮,多分枝,疏展,高50-100厘米。茎、小枝圆柱形,具条棱,髓心白色,幼时稀被白色短柔毛,后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托叶小,膜质,披针形,长3毫米,分离,无毛;叶柄短,长约5毫米,无毛;小叶片薄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具短尖头,基部近圆形,两面无毛;侧脉每边4-5条,可见,小脉不明显;小托叶小;小叶柄长约1毫米,无毛;伞形花序腋生,长5-6厘米,比叶短;总花梗长约5厘米,疏生小刺,花5-10 (20) 朵,密集排列成绣球状,苞片2,披针形,宿存;花梗短,小苞片2,披针形,宿存;花萼膜质,萼齿短于萼管;花冠紫色、淡红色或白色,有明显紫色条纹,长8-12毫米,旗瓣近圆形,翼瓣近长圆形;龙骨瓣先端成喙状,喙紫黑色,向内弯曲。荚果细长圆柱形,稍扁,具4棱,先端有宿存的喙状花柱,荚节长约1.5厘米,各荚节有种1颗;种子长圆状倒卵形,光滑,黄褐色,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种脐长0.7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原产欧洲南部和地中海中南部地区、亚洲西南和北非、俄罗斯等地。在北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均有栽培。中国最早于1948年从美国引入,后又于1964、1973、1974和1977年先后从欧洲和美国引进,分别在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华北和西北地区种植。
小冠花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湿。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长。
小冠花茎中空、有棱、质地柔软、匍匐向上伸,最长可达到180cm,节上叶芽易萌发形成很多的侧枝,分枝能力极强,分枝多。自然株丛高25-50厘米。根系粗壮,侧根发达,根上具不定芽、有根瘤。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互生,11-27枚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花期5至7月,伞形花序腋生,大多由14朵小花环状排列于花梗顶端呈冠状,花色由先期粉红色变为后期的紫红色,故别名多变小冠花。果熟期8至9月,荚果细长如指状,具明显荚节,3-12节共长2-3厘米,节易断,每节含1粒种子;种子小而坚,细长、肾状,黑褐色。千粒重4.1g,每公斤种子约24万粒。
小冠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因其根蘖芽潜伏于地表下20厘米左右处,故抗寒越冬能力也较强,在西北地区绿期约为220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绿期约为300天以上,基本保持长绿。
小冠花的根系发达,主根一年后入土深度达80厘米,水平蔓延能力强,侧根横向穿走达1米以上,根上生不定芽,再生能力强,可形成新的植株和地下茎。在西北地区用于公路护坡,生长一年可达1.4米,二年可达4.8米以上。每平方米侧根可达百余条,抗旱性好,一般在年降水400-450毫米的地方无灌溉条件也能正常生长。喜光照充足,不太耐涝,长期积水可能会导致植株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5.0-8.2的土壤上均可生长。极少发生病虫害。
小冠花生长蔓延快,覆盖度大;抗逆性强;花期长,盛花期5-6个月,盛花期后零星开花,长江流域花期可延长至11个月。用于水土保持效果极好,观赏价值较高。
小冠花苗期生长较慢,6个月内可达覆盖率85%以上。可以配合不同的施工时间和地理条件,与禾本科草坪草混播应用于固土护坡绿化工程,可以在45天覆盖地表85%以上。小冠花形成的地被,覆盖地表后将会长期绿草如茵、花色鲜艳。其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应用历史,在美国已有七十多年应用历史,护坡及景观效果极佳。
主要用途
观赏:小冠花,花多且花色艳丽,花期长,枝叶繁茂,可用作观赏花卉。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药用:小冠花味苦性寒,具有强心利尿的功效,可作药用。主要用于治疗心慌、心悸,气短,水肿等疾病。
食用:小冠花还可以用来食用。它的花朵清香四溢,吃起来非常香甜,口感软糯。在许多地区,人们常采用小冠花做各种点心,别有一番风味。
饲料:小冠花产草量高,再生性强。在中国黄淮海地区,每年可刈割4-5次,每亩产鲜草6-8吨,干草产量1.5-2吨。小冠花茎叶繁茂柔嫩,叶量丰富,茎叶比为1:1.98(-3.47)。营养物质含量高,盛花期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22.08%,粗脂肪含量1.84%,粗纤维含量32.38%,无氮浸出物含量34.08%。
生态:小冠花还因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覆盖度大,能迅速形成草层,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小冠花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是培肥土壤的良好绿肥植物。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园林养护网,花卉图片信息网,以及其他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