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钱承峰 长沙报道
三口圆锅熬盐。
巍巍衡山,湘江水畔,坐落着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个拥有126亿吨盐岩储量,工艺水平居同行先进行列的现代化制盐企业。
盐卤厂作为他的主体厂,承担着钻井制卤,生产盐产品的工序。这里书写了“18天建矿出盐”“三口圆锅闹革命”的史话,见证了强“根”铸“魂”的每个点滴,见证了科技兴企不断前行的历程。
艰苦创业:建矿18天就出盐
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1969年12月14日,荒郊野岭茶山坳,“红旗一号井”钻机轰鸣,拉开湘衡盐化(始称衡阳盐矿)建设的序幕,开启了湘衡人艰苦创业的征程,开启了湘衡特有的“三口圆锅闹革命”的精神。
建矿初,各方面都很苦。40多名干部职工用竹帘、杉树皮在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上,用夹板夯土垒起土胚屋,建起了仅能遮风避雨的简陋厂房。
“12月份外面刮大风的时候,风直接往房子里面灌。冻得没办法了,就在底下垫床席子,上面盖床被子,再把席子被子卷在一起盖着。”参与早期建设,曾任制卤厂党支部书记的谭家发回忆道,“早上起床的时候,漱口杯子下面残留的水全部结冰。”
12月31日,钻井出卤,当晚用三口圆铁锅煎卤熬盐。建矿18天出盐,被闻喜前来慰问的衡阳市领导称之为“奇迹”。时值寒冬,厂棚外雨雪交加,北风呼啸。棚内炉火正旺,蒸汽翻腾。墙上悬挂的“三口圆锅闹革命,艰苦奋斗传家宝”标语,以及火热的场景被永远的留在历史的影像里,而其蕴含的“不怕苦,敢担当”精神则深深的烙在每个湘衡人的心中。
技术创新:红色基因在时代的发展中传承
石灰-烟道气卤水净化设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湘衡开始大规模引进吸收新技术,持续对老设备、旧工艺进行改造。在双井定向连通水溶法采矿工艺、石灰-烟道气法卤水净化工艺、逆循环制盐技术、六效蒸发技术等工艺技术引进攻关中,无不留下了盐卤厂支部带领员工攻坚克难的印记。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是把党建融入生产和技改全过程。”2004年,公司从奥地利Salina盐矿引进卤水净化技术,利用石灰-烟道气法净化为国内首创。工艺是成熟的,但操作的纯熟却还做不到无缝对接。为快速达到规范要求,促进生产,盐卤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班组会议,分析问题,交流经验,开展一对一帮扶。
“为尽快熟悉操作规程,我们一有闲就背手册,有时候下班了还模拟步骤”,制卤工莫文军感叹道。
净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搅拌器震动大就是其中之一。
“先找震动最大的时间段,一个个环节查找。”“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副厂长钱浩回忆起了党支部召开“诸葛亮”会议的场景。几个月的时间,党员轮流带头到精卤桶顶上观察设备运行,记录参数数据,有时一待就是几小时。
烟气垂直输入对搅拌器造成类似“汽蚀”是问题的症结,可怎么解决又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新问题。
“老外的工艺图是这样的,能改吗?”
“改了会对卤水质量有影响吗?”
在大家的困惑中,党、团员和班组骨干再次齐聚到会议室。在“原理不变,适度调整”的基调上,大家很快制定了改进方案。通过搅拌方式的调整、烟气进汽方式等技术改进,搅拌器震动隐患消除,净化后的精卤质量更加稳定、优质。
“与外国专家的交流,带给我技术上的进步。”刚从大学毕业就参与卤水净化建设的技术员杨建说道,“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党支部凝聚起来的力量。那种不服输的态度,一股加油干的劲头,给了我思想进步的动力”。
精细操作: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2组罐控制室。
“遵循科学规律,精细操作,严细管理,培育新时代、新发展所需的工匠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新春伊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有朝在盐卤厂党员大会上寄语道。
“盐产品主含量99.6%以上,吨产品耗气0.82以下,职代会今年定下的指标比去年大幅提高,这任务怎么完的成?”。大家焦虑的情绪也传递到了支部书记陈时雨那里。而盐卤厂2019年开局不顺,吨产品耗气更是达到0.89,质量又出现波动,这让他也担忧起来。党员大会上,领导的寄语坚定了他“推行精细生产,培育工匠精神,打造党建品牌”的想法。支委会和厂班子快速形成“改变生产管理方式,推行标准化操作”的共识。
修订主要参数,细化控制范围,制订《生产管理绩效考核细则》,规范工艺纪律,推行标准化操作,实施交接班不停盐床、冲大块盐等措施相继出台。多年的操作思维和惯性,也不是喊改就立刻见效的。支部委员开始蹲点班组指导,展开思想沟通工作。“我们党员这时候挺在了前面。”生产三值值长谭阳宁说道,“更多的是带头示范,让大家看到科学规范,精细操作的好处。”
精细操作,工匠精神的引领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2020年,盐卤厂吨产品耗气0.812,相比2018年,下降0.08;产量270万吨,相比2018年,提高了近25万吨;盐产品主含量稳居99.6%以上。
举报/反馈

红网

3278万获赞 118.1万粉丝
湖南省综合门户网站,湖南省党网。
红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