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乡村振兴】绿春:四项行动助力文化振兴
红河州绿春县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党建引领、六村同创”乡村振兴活动载体,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保护、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人才培养四项行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文化保护行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绿春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6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1个,不可移动文物28处。开展各类非遗传承人展演展示活动58次,带徒弟385人,培训人数296人,传承人利用哈尼族“矻扎扎”“昂玛突”“十月年”、彝族“火把节”、瑶族“度戒”、汉族“元旦”“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传承活动。完成了戈奎祭祀舞《棕扇舞》、哈尼族妇女服饰、哈尼族舞《同尼尼》资料的整理工作,所申报的《同尼尼》《东仰哈尼服饰》《都玛简收》三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20年,《都玛简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制《绿春县传统村落文物保护整体实施方案》,完成了牛孔乡牛孔村、三猛乡巴龙村,平河乡腊咪村等10个自然村的资料整理及推荐申报工作。
实施乡村文化产业振兴行动,促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目前,绿春县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2个村(社区)全覆盖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一体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三馆一站”为龙头,以乡镇高标准文化站为支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的文化设施网络;制定了《绿春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深入推进边境“国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文化稳边、固边、兴边和文化睦邻、安邻、富邻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文化睦邻示范区”创建路子;完成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完成一、二期7.5公里的旅游徒步道路工程建设,引领全县民族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积极做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绿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有机食品优势,不断完善绿春精品旅游线路。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促进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绿春县已建有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博物馆1个、两个文化活动广场、哈尼服饰传习馆1个,完成了81个集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室等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268个村小组文化活动室,完成了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站点;组织创作了《小康路上》《我为扶贫献力量》《懒汉脱贫》《伸张正义一个都不能少》等一批脱贫攻坚主题歌曲、小品;每年完成76场惠民演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脱贫感党恩·致富跟党走”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活动,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脱贫发展成果。
实施人才培养行动,强化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支撑
坚持“大文化”发展理念,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加强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以文化馆为龙头,整合教育部门、文联艺术协会等资源,推进民间文艺团队的培育发展。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储备和培养传承人,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文化馆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同时,经常性培训文化站工作人员和农村文艺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小学生等,形成覆盖城乡的群众业余文化队伍网络。2020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歌舞、声乐、乐器、书画、摄影等,共培训文化人才500余人次。(李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