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歌献给张德全老人及其已逝爱妻”。独立音乐人柳爽创作、发行于2020年6月的歌曲《漠河舞厅》,日前成为“顶流”。
歌曲背后,东北边陲小城漠河的这间舞厅,也成为焦点。新歌发布时,柳爽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了一封信,并配上了老人在舞厅独舞的动图,打动无数网友。广为流传的故事版本中,这首歌的灵感源于柳爽在漠河一家舞厅见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独舞,老人的妻子在大兴安岭“五六特大火灾事故”中遇难身亡,此后几十年老人未再婚,也无子女,他经常到事发地附近的舞厅跳舞,怀念热爱跳舞的亡妻。
11月4日,柳爽独家向新京报还原《漠河舞厅》的创作背景和过程。柳爽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年在采风中,自己才第一次知道发生在1987年的“五六特大火灾”事故,为此深受触动,最终决定写这首歌。柳爽承认,这首歌加入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想象和细节填充。
为何这首歌会在发行一年之后突然爆火,柳爽也有些困惑,他认为,“是无数个机缘巧合的击中和现代社会对保守爱情观的某种共情。”
对于歌曲的走红,柳爽表示,“凡事过犹不及,草率空洞的东西不会被时间留下,但富有感情的内容也不该被‘狂欢’式的消费。”
2020年3月,柳爽在微信公号发文称,图中位于舞厅中央独自舞蹈的老人,便是《漠河舞厅》背景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张德全(同音)老人。图源微信公号截图
“加入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想象和细节填充”
新京报:最近《漠河舞厅》在各大平台都非常受欢迎,能不能谈一下创作背景?
柳爽:2019年12月,我去漠河采风。一天晚上出门找便利店,路过了一个舞厅,在地下室,里面传来很复古的音乐,爸妈那个年代的那种,出于好奇就想进去看看。
新京报:去年这首歌发布时,你以当事人的口吻写了一封信,里面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吗?
柳爽:故事和原型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当时对一位独自舞蹈的老人好奇,就悄悄跟在后面模仿。休息间隙和他闲聊过程中,知道了他很简短的故事梗概。征得同意后,回京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下《再见了晚星》一文,并加入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想象和细节填充。
新京报:当时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们都聊了些什么?
柳爽:给我的印象就是和蔼,微笑,乐观,但少言,我们的所有对话不到五分钟,从中获悉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多的也没问,他也没讲。
新京报:在遇到这个老人之前,你了解过1987年的这场特大火灾吗?
柳爽:87年还没出生,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要把这个故事创作成一首歌,给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柳爽:其实最大的触动可能不是相守爱情的这个故事本身,而是回京后上网查阅87年“五·六火灾”的新闻报道,结合故事后,脑海里似乎瞬间翻涌出了当时的场景画面,才大为震撼,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过这样一场举国震惊的大灾难。
新京报:创作这首歌用了多长时间?过程顺利吗?
柳爽:从demo到混音母带,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其实过程中修改了三四个版本,最终确定下来最满意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目前的歌词是我自己最偏爱的,也暂时没有改的打算。
《漠河舞厅》创作者、音乐人柳爽。受访者供图
“警醒我们记住那场灾难”
新京报:有人说,《漠河舞厅》可能会成为继《成都》之后再次捧红一座网红城市的音乐,你怎么看?
柳爽:个人之见是没有类似性,带有地名的优秀作品很多,其表达的内容也百花齐放,漠河仅仅是歌曲的地理载体,它更像是在一种人文的纪实和大背景下的小缩影,它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漠河这个城市,而是警醒我们记住那场灾难。当然因此给漠河市带来的一点关注,也有积极作用,插句题外话,漠河当地有一个火灾纪念馆,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去了解下。
新京报:这首歌去年就已经发布了,为什么今年如此火,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柳爽:这也是我的疑问,很多人说是资本的力量和推手的刻意。倘若如此,一年半前以新歌的形式出现时为何不推?我分析原因,可能是无数个机缘巧合的击中和现代社会对保守爱情观的某种共情。
新京报:这首歌在网上爆红,你却在微博上说“别推了,可以了,再刷就变味儿了。路走慢点儿挺好的。”为什么这么说?
柳爽:凡事过犹不及,草率空洞的东西不会被时间留下,但富有感情的内容也不该被“狂欢”式的消费,你的“狂欢”是他人的痛苦遭遇。
新京报:你曾经是一名警察,后来转型做了音乐人,这段从警经历对你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有影响吗?
柳爽:我认为有,因为专辑越做到后面,表达方式和音乐风格越热烈,有一种跟自我命运的负隅顽抗,这股劲儿好像一直还在。
新京报:你现在在忙什么,接下来有哪些新的打算?
柳爽:按部就班做新专辑,刚发了《玫瑰窃贼》,准备继续新专辑的下一首歌。
新京报记者 李照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