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630年),大唐出使东突厥的使者唐俭能够全身而退,脱逃出被李靖打得落花流水的颉利可汗廷帐,可以说,是个奇迹。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第一,唐俭是文官,不擅长戎武刀枪。第二,贞观四年他已年有五旬,在一片刀光剑影之时,他要隐身逃遁,还不能不识方向。第三,就算他回到了大唐军的阵营,一想到这次害他险些丧命的李靖,一路跟着他,定是满腹怨气。
阴山突袭是李靖征服突厥的最后一役,也是他决胜千里建立卓越功名的伟大一战。但唐俭呢?他就是被李靖充分利用了的一颗棋子。
唐俭何人?北齐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因唐鉴与李渊交好,曾经共事,所以唐俭和李世民也是故交。他对李氏父子忠心可鉴。灭突厥一战,唐俭是坚定的主战派。他理解太宗李世民的心头恨,更主要的是他在贞观元年已经出使过一次东突厥,对东突厥的根底有所了解。
唐俭第二次出使突厥,就是在这次征战过半之时。彼时,唐军已掌控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唯一的劣势是天气。正月严寒,在大漠打持久战,大唐军内心更盼望速战速决。
容我倒叙一下这次战争的起始: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李靖率六路人马从马邑出征,北伐突厥,一路连取胜仗。
这时的李靖年届六旬,却亲自率骑兵,日行两百里,一举端掉突厥守军。当时,颉利与义成公主肯定是呆若木鸡,没有摸清李靖只有三千轻骑的班底,以至于吓得“一日数惊”,兵将相顾,不知所措。李靖趁着他们没缓过神来,在暴风雪之夜攻克定襄,直击颉利可汗廷帐,颉利可汗有千里马相伴,冲出包围向北驰骋奔向阴山。
等缓过神来,颉利可汗在铁山(阴山北)收拾残部,虽还有几万人马,但颉利怕了,他派人入朝请罪,请求举国归附唐朝。
李世民极为满意,指示李靖,既然颉利投降,你就率军迎接他。贞观四年二月,又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这两位作为使臣深入颉利帐内。
但李靖才不信颉利会真心投降,他认为,假以时日颉利养兵蓄锐,还会南下骚扰,不如趁这次他们放松警惕,咱们趁势突袭,一举拿下。虽有人反对,可李靖不听:这正是用兵的良机,时机不可错过,这就是韩信能消灭齐国的道理。像唐俭等使者即使因此遭到不测,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于是李靖率军队过阴山,前锋苏定方率领的两百余骑趁着大雾,悄然疾行,快接近颉利牙帐才被发现。颉利这时已经吓崩溃了,慌忙再骑上他的千里马逃走,突厥军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擒获颉利之子叠罗施,杀死了隋朝的义成公主。不久,颉利被擒获,并送到京师。这一战,史称“阴山灭突厥之战”,东突厥自此灭亡。
唐俭是如何脱逃的?安修仁将军又哪去了?这些就没有记载了。安修仁将军是不是因此殉难,都成了疑问。
总之,福大命大的唐俭回到了长安,李世民见到他必是悲喜交加,难免倍加体恤,第二年升唐俭为民部尚书,还将豫章公主嫁给了唐俭的儿子。而唐俭的文官同僚这次不干了:李靖这次完全是不顾使臣死活,踩着同僚的一条命去博自己的功名伟业,太坏了!幸亏这次把突厥灭了,太宗喜不自禁,否则绝对要参他一本“违抗圣旨”。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饶了李靖。有大臣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予以审查。待到李靖上朝,李世民训责他,李靖叩首谢罪不起。过了好久,李世民讲了个历史故事:“隋朝的将领史万岁打败了达头可汗,可是隋朝不予奖赏,因此导致灭亡。朕就不是这样,应当赦免你李靖治军无方的罪,记录你击败突厥的功勋。”于是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加实封食邑(达到五百户)。不久,李世民认为封赏还不够,对他说:“以前有人诽谤你,现在朕已经明白了真相,你千万不要把这事放在心里。”再赐绢二千匹,擢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实际的宰相,地位仅次于左仆射房玄龄。
晚年,唐俭殆于政事,整天享受着功臣的荣华富贵,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而被贬为光禄大夫。到唐高宗初年,他便平稳退休,至七十八岁去世,哀荣不减。
唐俭一生除去突厥惊险外也有过一些起起伏伏,好在他总是能够化险为夷。在一朝人上人,一朝阶下囚的诡谲官场,算是从容游刃,以得善终,实不多见。
(原标题:奔跑吧大唐的使者)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陆波
流程编辑:u062
举报/反馈

北晚在线

4546万获赞 297.7万粉丝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