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以前,是成长的关键期。

从年龄上可以大致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1岁,叫婴儿期;

第二个阶段:1~3岁,是幼儿期;

第三个阶段:3~6岁,是学龄前期;

第四个阶段:6~12岁,是少年期,也就是青春期之前;

第五个阶段:12~18岁,是青少年期,就是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成年(18岁)有公民权之前。

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期,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

益养君总结了一下,不同阶段孩子的养育方法,推荐给大家。

【0~1岁】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婴儿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母亲的爱抚。母亲抱孩子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孩子就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基础。

【1~3岁】

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特别希望游戏。所以,父亲、母亲要注意鼓励孩子游戏,最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过程当中,扮演一个角色,然后在游戏当中引导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有的时候,家长在跟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有一种要控制孩子和控制游戏的倾向,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自己,用孩子的感觉和心态去参与游戏,只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再用成人的智慧,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跟自己是亲密无间的,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3~6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快速阶段,左脑发达:逻辑思维;右脑发达: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我们不要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增强他的自信心很重要。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知道他人也有做事的权利和不同的观点,这是培养孩子“有眼力见儿”的好时候。

所以,现在讲道理的时候,可以多把权利、公平、情绪等等这些“大孩子”才听得懂的话挂在嘴边。

比如还是在餐厅里大吵大闹,如果是四五岁的孩子,家长就可以这样说,“你吃着饭大笑,会吵到别人,人家很烦躁/别人聊天都听不见了,说话小点声。”

【6~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开始质疑父母和老师说的是不是永远都对。

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面对父母没教过的情况,会进行初步道德推理,自己判断对错。

他们会继续梳理哪些价值能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哪些价值该被抛弃,他们还可能尝试使用不同的价值体系,以找出适合自己的。也就是说,三观开始初步成型。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周围的人很关键,孩子是否能辨别复杂的是非,是否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也很重要。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

要记得,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12~18岁】

12-18岁成为青春期,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要不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的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

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鼓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多关心多沟通,要给孩子传递理解、信任、尊重。

举报/反馈

益养微康

295获赞 83粉丝
分享育儿干货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带娃小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