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过内心的冲突,小到买衣服的时候,不知道选平庸大方的碎花连衣裙,还是选个性张扬的亮光半截裙。大到在一段充满争吵的婚姻中,纠结要不要离婚。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心理冲突,以及了解一下心理冲突的来源。

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把心理冲突分为四类。

一 心理冲突的类型

1 双趋冲突

所谓双趋冲突是指“我都想要,但我只能选一个。那我究竟选哪一个呢?”。比如我既想要玩得好,又想要成绩好。如果这两个部分,我都得到了,我就没有冲突。

但是,如果我玩好了,成绩就好不了。或者我成绩好,我就得放弃玩。我想要两者,但我却只能选择一个,另一个不得不放弃,这个时候就不知道选哪个了。这时我就冲突了。

上面讲到买衣服,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比如我的预算就只能买一件裙子,但我觉得两件都不错,于是我就很挣扎该买哪一件了。

2双避冲突

与双趋冲突相反,双避冲突是“我都不想要,但我又必须选一个。那我选哪个呢?”。比如我去爬山,到了半山腰累得走不动了,我要么只能坚持往前走,要么我就出钱请人抬我走。但我累得既不想走,但我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抬。我两样都不想选,但是我又不能不走,不然就天黑了。于是,我就纠结到底怎么选,这时内心就冲突着。

3趋避冲突

所谓趋避冲突是,“我既想要,我又不想要(或我不能要,或我要不到)。”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一种桥段。女主深爱上了男主,但某一天发现男主的父亲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这时,她对男主就是一种既渴望靠近,又巴不得离开的冲突。即所谓:爱也不能,恨也不能。

4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是上述冲突的复合形式。很多时候生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内在的冲突不是只有两股力量的拉扯,而是很多股力量的拉扯,所以生活中更常见的冲突是“双重趋避冲突”。比如说一个青少年不想去学校读书,但是他又怕不读书的话父母伤心,所以他也想去,这是一对趋避冲突。他去学校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呆在学校难受,不想去学校;他回到家里,父母又总是问他学习怎么样,他也不想回家,但他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是双避冲突。

那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冲突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一书中,作者杰罗姆.布莱克曼对心理冲突的来源的观点。

二 心理冲突的来源

1 欲望之间的相互冲突

(1)人有三种本能的欲望:食欲,性欲和攻击欲。

这里的食欲不单单是吃东西。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婴儿在吃母乳的感觉,它被母亲温柔地抱在怀里,闻着妈妈熟悉亲切的味道,快乐地吸吮乳汁,妈妈用爱的眼神看着它,轻轻抚摸着它的背部,之后它露出满足的笑容,满意地打个嗝。

食欲包含着吃的需要,被照顾,被抚慰,被关注,被重视的需要,感到轻松,可以占有东西和可以依赖他人的需要。简单的说,在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种渴望,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我什么都不做,但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和抚慰。

性欲也不单单是性交欲望。它更像是一种我们能赢得异性(同性恋是同性)的欣赏、爱恋、追逐、思慕的欲望。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想要和青睐的异性,在心灵和身体上亲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和人类的繁衍密切相关的。

攻击欲,有点像动物要有自己的地盘,如果有人侵入,就会抵抗和战斗。也有的动物会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主动去侵入他人的地盘,去挑衅。也有在落败的时候,去摧毁破坏对方的时间等等。对于人来说,打架,吵架,竞争,战争等都是攻击欲的表现。

(2)欲望之间的相互冲突

我们有食欲、性欲和攻击欲,但这些欲望之间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满足欲望A,就无法满足欲望B。比如说,我们爱上了一个帅哥,就产生了接近他的欲望,对他好的欲望。但是,他对我们还搭不理,冷若冰霜,就伤害了我们的自尊,于是我们有一种想要去攻击他的欲望。但我们又害怕这种攻击,会让他离自己更远,陷入趋避冲突中。

2 欲望和超我的冲突

超我就是我们内心的检察官。它随时监控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当我们的本能欲望蠢蠢欲动时,它就会在那里评价这是对的还是错的,该不该做。

如果我们不顾这个检察官的意见而我行我素,我们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感到羞耻,充满内疚感。但是,如果我们遵照这个检察官的意见,不去实现本能的欲望时,我们自己又觉得难受,这时就引发了内心冲突。

比如说,你的领导当众辱骂了你,你不能怼回去。于是,你就准备悄悄地把他的车胎扎破。但是你的检察官马上跳起来说“你这样背后损别人,太不道德了。”

3 欲望和现实因素的冲突

我们的欲望在现实中受阻。比如我想要考上哈佛大学,但是我的成绩又没有那么好。我爱上了一个男人,但是他已经结婚。如果这时我无法放弃自己的欲望,但是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欲望。就处在了“我想要,我又要不到”的趋避冲突中。

简而言之,心理冲突,就是本能欲望受阻引发的心理斗争。

举报/反馈

语非的心理视界

510获赞 205粉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心理知识的传播。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