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欧阳修

我们的人生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其实唯有两件,一则乃生,二则乃死。

生活中的烦恼有许多,但你显然找不到可以大过生死的事情。

何况,大多数的烦恼,隔了几年后再看,都是无谓的琐事。

01名利,身外事

追逐名利,不算过错,但这是手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度过这一生,而非目的,我们的视线还是得回到生死之事上。

《射雕英雄传》里,有这么一段情节,成吉思汗临终之际,以征服了偌大疆域而自豪,试图向郭靖夸耀,可却被郭靖反问“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

于是,成吉思汗猛然怔住,拿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

从生到死,就是这样一个归零的过程,即使如成吉思汗这样的一代天骄,也不可避免,生前据有天下,死后一样化为土灰。

一代帝王尚且如此,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又何能例外?

所以,生死之外,都是小事而已,莫要太执着。

生是偶然,死则是必然,“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从诞于世间到归于尘土,这个过程,就是人生。

不论如何纷纷扰扰,终会归零,恰如《好了歌》所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正因此,名利之念莫要太重,怎样过好这一生,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面对生死,古人有了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即使你的形体不复存在,但你的功业、德行、言说可以流传到后世,如薪火般传承下来,可谓对“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立足于生死,我们能更好地思索这一生的活法。

02离别,需坦然

正因死不可避,我们的人生,常常需要面对离别,生离还好,有再见的机会,死别则是某人永远从我们生命的列车中下站了。

面对离别,庄子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庄子》中,有两个故事可以证明其面对生死的达观。

其一,“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其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把生死视作自然造化的一部分,不为生而喜,同样,也不为死而悲,“死生存亡之一体”。
亲朋相聚,当多珍惜,而到了离别之时,也要坦然,“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日本的茶道有个很经典的话,一期一会,世当珍惜。

我们可以把每一次相逢都当做一生中唯有一次的机会,所以要多加珍惜,这样,在真正面对离别的时候,就不会有遗憾。

喜生厌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正因为除开生死,再无大事,我们才能意识到,过去所执着的,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当我们围绕终有一死这件事来思考整个人生,我们就能看清,哪些人和事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和值得珍惜的。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零,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个过程写得令你满意。

举报/反馈

书香成都官方账号

23.6万获赞 4.8万粉丝
扩大品牌影响力、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成都市新闻出版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