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向阳
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遗址,位于曲阜旧城外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成王时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这里建立了都城,至末代国君鲁顷公止共34代,建都时间达873年。历经三千年风雨,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鲁国故城提供了从西周初到战国乃至延续至今的城市发展范例,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雏形和范本。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
鲁国故城,除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期800多年里作为鲁国的都城,在西汉的三百余年间,这里继续是鲁国的封地。故城从西周到汉代经过八次大规模的兴建修葺,后为县治。宋代迁县治于寿丘,城逐渐毁废。
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部门组织对鲁故城进行系统勘探与重点试掘,基本探明城内的各类遗存。
考古发现,鲁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城壕。外围城壕、城垣总周长11.9公里,现存城垣自西周晚期延至西汉,经过多次增筑、修补。据记载其四面有12座城门,考古发现有城门11座,城内探出主要干道10条,并有横贯东西的供、排水道。
内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约占大城的四分之一。内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宫殿区和太庙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庙,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住宅区。内城平面近方形,东西约550米,南北约500米。城垣呈直线方向,前有大道直通南墙东门,并与城南的郊坛相连,构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
在鲁故城内城的中部偏东,发现有大片夯土建筑的宫殿遗址。根据出土遗物得知,上层为西汉时期的灵光殿遗址,下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建筑遗迹。在宫城的北部,分布着炼铜、冶铁、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及居住区。
鲁故城这种城郭分明、大城套小城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其他东周遗址,它反映了周代城址的建筑特点及规则,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营国方案。鲁国都城遗址完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个从周初至西汉不断发展的鲁国都城。鲁城的普探发掘,为中国城市发展史研究填补了空白,对商周考古和城市考古具有重要意义。
环绕故城构成珍贵的文化遗产群
鲁国故城遗址目前已确定36处重点保护区,遗址的保存对研究周代的历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鲁国故城于1961年作为周代到汉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3个立项名单之一。2013年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鲁国故城是曲阜最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环绕鲁国故城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这也是曲阜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本所在。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曲阜确定的“一轴三环五重点”的基本建设脉络也能看出其历史文化的价值,“一轴”即中轴线,从周公庙宫殿区经9号古道路往南穿过南东门再延伸至鲁国祭天之所“舞雩台”,这在鲁国故城保护展示中具有核心的价值;“三环”即城垣、外城壕、内城壕,这三环可有效圈定大遗址的边界范围,勾勒整个鲁国故城遗址的大框架;“五重点”是指周公庙宫殿区遗址、望父台墓葬区、洙河疏浚遗址、舞雩台遗址、立新联中冶铁遗址。
周代鲁文化综合商周因素形成
考古工作者在鲁城内发现了不少冶铜、冶铁、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以及许多珍贵的文物。在鲁国故城的西、北部,发现许多西周时期的遗址及多处周代墓地。仅在城西部的勘探试掘中,就发现了药圃、斗鸡台、望父台、城西北角等四处墓地,共清理周代墓葬128座,此外还有西汉墓7座,唐代墓1座。出土了许多的青铜、陶、骨、蚌等器物,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也证明了周代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考古人员还探明了周初至战国中期鲁国的葬式葬俗、殉葬品组合规律等问题。
这些墓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周代墓葬的历史分期提供了标尺。同时,出土陶瓷器400余件,铜器200余件,玉石器100余件和金银器、骨、角、牙、蚌等大批器物。其中玉马、玉璧、玛瑙杯、串饰、铭文铜器、鼎、簋、盘、壶和银猿带钩、牙雕“孝顺”等,制作精美,年代确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宝贵实物资料。其中,山东博物馆馆藏鲁国大玉璧,1977年出土于鲁国故城遗址,为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最大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