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兰州晚报」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各部门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放大招,以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现代化新区为目标,在诸多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出一系列商事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幕幕改革“变奏曲”在秦王川大地接连上演,为国家级新区的快速发展带来新动能。
“标准地”出让 拿地即开工
今年4月28日,甘肃纽森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摘得兰州新区第一宗“标准地”,该公司负责人华剑对兰州新区办事效率提升深有感触:以前,从项目洽谈拿地到开工建设,办理各种手续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这次不一样,公司4月28日拿地,5月8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责任书》,经承诺后就直接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条件验收即可。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率先试点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模式,同时出台《兰州新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细则(试行)》。
新区经发局副局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侯成武介绍,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控制性指标,并实现项目开工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时,对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等作出明确约定。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全面应用新区区域评估成果,对区域评估确认范围内的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11个评估事项实行零审批、告知承诺备案,项目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即可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条件验收即可。
截至目前,新区已按“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13宗,供应总面积为1647.517亩。对于已竞得“标准地”的项目,所在园区按照《兰州新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正对项目进行全方位供后监管。
服务做加法 税费做减法
今年以来,新区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多举措持续深入推进企业首套印章政府买单、“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及“一照多址”改革等,服务做加法税费做减法,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自今年7月1日起,新区新注册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及上述企业所属分支机构,实行首套5枚印章(企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其对公业务电子印章刻制费用政府买单,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目前,已为755户企业发放了免费印章,共节省企业开办费用40余万元。
在总结近年来“证照分离”改革及全覆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7月1日起兰州新区成为省内率先与全国同步推进改革的地区。目前,兰州新区权限内的95项涉企经营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为备案6项、实行告知承诺12项、优化审批服务67项,进一步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性为企业松绑解缚。
此外,新区还制定配套办法,纵深推进“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为企业增便利。凡在新区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内资公司,在提交股东会决议、章程等要件的前提下,增设一个或者多个经营场所,可以不作为分支机构登记,直接办理经营场所备案,打破了本区域内经营地址束缚,实现了新区全域内“一照多址”办理。
生产要素成本全国最低
一个地区企业运营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意愿。数据显示,兰州新区规划的5000亩云计算产业园已吸引了中科曙光、华为云计算、清创云计算、拜尔云计算等21个大数据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260亿元。
电价,无疑是这些项目云集兰州新区的重要因素。目前,新增大工业电价已降至每度0.35元,大数据、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更是降到了0.28元。这些项目满负荷运行耗电量将达到200亿千瓦时,兰州新区将跻身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行列。
以打造“运营成本最低”国家级新区为目标,兰州新区持续下调水、气、暖、运、住、行等要素价格,企业运营成本一降再降。此外,通过实施机构改革,兰州新区还全面减免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因此又减少一笔支出。
做“减法”的同时,兰州新区还致力于做好“加法”。去年,兰州新区全面梳理和升级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了具有普惠性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只要在兰州新区投资经营、为新区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不分新老、大小、性质,均按照投资、税收、科技创新、就业贡献,全部给予扶持奖励,真正做到了“管家式”全程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靖博 文/图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9万获赞 182.1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