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南宫敏羚,这期我们带来一本新书,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心理学家。1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2002年,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第一部分:两个系统
作者开篇给出了一张愤怒的人脸,让各位读者审视这位女性的脸:
你正在很自然地将我们平时所说的观察和直觉思考结合在一起,除了能看到这位女性的外观,你还会感受到她正在生气,你甚至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其行为进行推测。
你或许会感觉这位女性正要说一些刻薄的话,声音又大又刺耳。
推测被观察对象即将做出的举动并不难,并且这是无意识的。
你可能现在明白过来,你并非有意评论她的情绪或是推测她可能要做的事,你对这张照片的反应跟你做过的事情没有丝毫关系,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这就是一个快思考的例子。
现在,请计算一下这个题目:17×24
你能立刻知道这是一道数学题,甚至还会想到用计算机或草稿纸算出答案。你还会对答案的大体范围有个模糊的直观认识,知道12609和123不可能是答案。
如果你不花时间计算一下,你就无法确定568不是正确答案。
由于想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你认为自己得想想是不是要做这道题。如果你还没有做,那就试着做一做。而这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需要刻意、努力并且有序地进行,就是慢思考的一个特征。
在计算这道题的过程中,不仅是大脑活动,血压也会上升,心跳加速,你的瞳孔也会放大,当计算结束时——得出正确答案(顺便提醒一下,答案是408)或是放弃计算,都被视为结束计算——你的瞳孔便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很明显,这个快思考和慢思考就是作者提出的两套系统,即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采用系统2,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抱有信仰,善作抉择,尽管系统2的运行体现在行动中,但自主运行的系统1才是本书的重点。
系统1除了能将我们已有的知识(比如如何挑选合适的水果)联系起来之外,还能使我们掌握一些技能,比如看出并理解一些社交场合的细微差别。
系统2 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大脑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若分散注意力,运作也会随之中断,比如告诉某人你的电话号码。
有趣的是,系统2具有某些改变系统1运作方式的能力,通过控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般自主运行功能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些改变。比如你到某国时,会有人提醒你“在我们国家是右驾左行”。
“注意力要集中”,这个耳熟能详的短语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将原本应该分配给某些活动的注意力分散开来,分散掉的注意力有限的话,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想要透支你的注意力,将其过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结果就会失败。
你无法一边开车进入复杂的道路,一边计算“17×24”这道题。
每个人都能多多少少地意识到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为此妥协。例如,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时,就会淡化身边的一切,以至于变得反应迟钝。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
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象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如果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当你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同样会感到自己有意识的那部分注意力会瞬间激增。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比如电灯不会走,大象不会在城市里),系统2同样会激活。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系统已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做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而且基本恰当的。
但系统1也有一些问题,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做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我们无法关闭系统1,比如你看到一个认识的字,你就会在心里或者直接读出这个字,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如图所示这张图片是由一个经典的实验演变而来的,说明了两个系统之间的冲突。
在这两个任务中,你几乎可以正确无误地读出所有字,并且还会发现,两项任务中各有一部分要求比其他要求简单些。
这些任务都需要系统2的参与,因为读出“高/低”或是“左/右”和平时由上到下看一列字根本就是两回事。
通常情况下,你能做出正确的回应,但战胜脑中两种相互冲突的反应会给你造成压力,使你的速度减缓。这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你打算完成的任务和影响你任务完成的自主反应。
自主反应和控制这种反应的意图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比如,我们在街上总是会遇到一些穿着怪异的人,但我们会尽量不去盯着他们看。
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就包括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两条不同长度的水平线,两端有朝着不同方向的箭头,并且下面这条线明显比上面的那条长。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内容,而且我们肯定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如果你曾见过这幅图,你就会认出这是穆勒-莱耶错觉图,你只需要找把尺子量一量,你就会发现其实两条水平线是等长的。
当你测量这两条线的长度,你的系统2就会有一个新的信念:你知道这两条等长的。当被问到它们的长度时,你也会如实说。
你选择相信测量的结果,但无法控制住系统1带给你的直观感受,即使你知道这两条线长度相同。
想要消除这种错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再看到两条平行线,并且线的两端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必须学会怀疑自己的感觉。
不是所有错觉都是视觉上的,还有思维方面的,我们将其称之为认知错觉。因为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此直观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
我们不可能一直没有成见,因为系统2可能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所知。即使对可能发生的错误有所察觉,也需要系统2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和积极运作才有可能避免。
让系统2一直运行是不可能的,而且它进行日常抉择时总是耗时很长且非常低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你可以将两个系统想象为大脑内部的两个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能力和局限性。
尽管系统1和系统2是本书的主题,但是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即两个系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角色。系统1和系统2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实体。
为什么将两个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而不是“自主系统”和“耗力系统”呢?
原因很简单:说出“自主系统”比说出“系统1”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会占用更多大脑工作记忆(短期记忆)的空间。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就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
第二部分:系统1和系统2的差别
假设本书真的被拍成电影,自视为主角的系统2一定只能做个配角。
在这个故事中,系统2的典型特征表现在其各项活动都需要努力,但其自身却很懒惰,除了必须的努力外,它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点点。
因此,虽然系统2认为自己选择了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可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是在系统1的引导下完成的,系统1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而那些由系统2才能执行的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的自我,由此方可抑制系统1产生的直觉和冲动。
如果想让你的系统2全力运转,你可以做做下面这个练习:
找一个节拍器或敲打出一个稳定的节奏,最好是一秒一拍。
编一串不同的四位数数字,将这些数字写在一张便签上,旁边放一张空白的便签。你要执行的任务叫做加一,也就是说出一个新数字,这个数字是将原来那个数字的每一位数都加一得来。
移动空白便签,大声读出数字,然后等待两个节拍说出一个新数字,之后继续这个数字说出下一个新数字,并且跟上节奏很重要。
如果在做这个加一任务时有人拿着摄像机拍摄你的眼睛,就会发现你的瞳孔大小会随着你的努力程度而变化。
瞳孔就像是大脑运转情况的灵敏指示器——它们在人们进行乘法运算时会扩散,在人们解决更为困难的问题时扩散得更大。
如果人的大脑处于冲刺的状态,就很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的屏蔽。作者在做这个加一实验的时候发现,如果字母K出现在任务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受试者们就会注意到,而如果出现在任务过程中,也就是大脑活动最为频繁的中间时段,就算他们正瞪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字母,也会生生错过它。
就像是你家安装的电表一样,瞳孔提供了一个关于你大脑使用率的参数。系统2和你家里的电表能力都有限,但他们对超负荷的负载反应不同。
电表会跳闸,而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会再慢慢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注意力这种精细的分配在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快速判断最严重的困难或者快速锁定最佳时机并做出迅速反应能提高生存率。
当你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
当你对某些行动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
想要记住不同的想法也需要耗费精力,其中有些想法需要按照不同方案实施,另一些想法则需要与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实施——比如在购物前回顾一下你的购物清单,各种选择和根据小样本得来的信息归纳出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等,都属于此类。
系统2是唯一一个可以按规则运行、能根据属性来对比物品、能深思熟虑做出选择的系统。
系统1能察觉简单的关系(儿子比父亲高、长相一样等),还擅长整合关于一件事的所有信息,但不能快速处理多个独立的话题,也不能利用纯粹的统计学信息。
系统2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是它能处理“多重任务”,他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性反应的指令。比如,你会强迫自己不抽烟来达到戒烟的目的。
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那个驱动因素。任何需要你同时记住许多想法的任务都是匆忙的,除非你运气好,有很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否则你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
慢思考最耗费脑力的思考形式就是那些催你思考的形式。
我们通常会分几个简单的步骤来执行任务,以免大脑超负荷运行,比如我们将一些重要的事情记录在本子上,而不是简单地堆积在工作记忆中。
第三部分:惰性思维
当大脑没有专门处理某项任务时,你可以分些精力观察自己周围发生了什么。
边散步边思考时是很轻松、很惬意的事,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些活动似乎在争夺系统2有限的资源。比如当你边走路边计算“23×78”的结果,而且要立刻算出来,这时往往会停下脚步。
当你加快散步速度后,你的连贯思考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因为在加快速度的时候还需要大脑的自我控制,以防自己减速。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是不是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但自我控制力也不能完全达到工作的要求。
这时候,就需要意志力的支撑。好在并不是所有的认知工作都令人厌恶,有时并不需要意志力的支撑,人们也能花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进行一项工作。
在此,作者提出了心流状态,这个状态我们也在之前的解读中了解过,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种状态: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记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
有几项心理研究表明,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系统2在忙碌时,系统1对行为的影响会更大。
当人们忙于认知活动时,更有可能做出自私的抉择,会用带有性别歧视的字眼,并在社交场合做出肤浅的评判。
多关注自己完成一项任务的结果,就会给其短时记忆增加毫无意义的思想负担,进而影响其整体表现。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
在作者的一项实验中,受试者要首先经过自我意识的损耗,他们会吃不同的食物,包括小萝卜、芹菜等,同时还要抑制住吃巧克力和饼干的想法。后来,当这些人面对困难的认知任务时,会表现得比通常情况下更轻易放弃。
对系统2有高需求的活动同样需要自我控制,而发挥自我控制力既有损耗又很枯燥。
系统2的一大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抑制和改变其他想法。
作者在此列出了一个例题: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贵1美元。
问:球多少钱?
你会马上想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当然就是10美分。这道简单的难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能引出一个直觉性的、吸引人的但却错误的答案。
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球花费10美分的话,总共就要花费1.2美元(球10美分,球拍1.10美元),而不是1.10美元。正确答案是5美分。
我们可以假设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答案,只是他们不知通过什么办法成功抵制住了直觉的诱惑,最终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认为答案是10美分的人显然不爱动脑筋,没有给出这个错误答案的人显然思维更活跃。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显然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保持怀疑态度。
如果今天得到3400元,下个月拿3800元,你选哪个?
63%的直觉型受试者说他们宁愿这个月拿到3400美元也不愿等到下个月拿3800美元。而那些正确答出3道难题的人中有37%持这样目光短浅的看法——希望能马上得到一笔钱,哪怕少一些也可以。
当被问到想次日就收到自己订购的书愿意付出多少钱时,在认知反应测试中得分低的人比得分高的人愿意付出多一倍的价钱。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但对一些人而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本书的内容很多,例子也很多,我是十分推荐大家去看原著的,这期我们主要了解了系统1和系统2的差别,也就是快思维和慢思维的差别。通过对比我们也明白系统1很冲动,系统2很谨慎,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系统,可能你会觉得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性格,但其实不然。
或许你容易愤怒,但也可能是你太过于信任系统1——或者说你的系统2是懒惰的。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