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交际方面表现得很差,而往往这个时候,孩子的家长就会以“内向”来评价孩子。
但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全都因为孩子内向,更有可能是因为“回避型人格”而导致的。
回避型人格与内向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回避型人格的孩子来说,交际行为会导致孩子害怕、自卑、恐慌,但是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仅仅是不愿意交际,不想交际,懒得交际而已,内向的孩子并不会因为交际行为而表现出严重的负面心理。
往年过年的时候,娇娇都非常不愿意出去串门,因为娇娇觉得走亲戚太过麻烦,但是在被家长拉过去之后,娇娇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在遇到亲戚家的同龄孩子时,娇娇也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
但是,邻居家的小辣就不同了,小辣过年的时候 同样不喜欢串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小辣在串门的时候十分紧张,甚至是害怕遇到人。
因为小辣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打招呼、眼睛向哪儿看等等,串门的过程中小辣的内心就像是发生了“世界大战”一样,无数的想法在脑海中闪过,让小辣一直处于一种紧张、惶恐的状态。
当有亲戚向小辣打招呼的时候,小辣并不是像娇娇一样回礼,而是紧张地躲在家长的背后,似乎向自己打招呼的不是亲戚,而是怪物一般。而小辣的这种情况,就是属于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很多人觉得,回避型人格应该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很显然,这些人又将回避型人格和内向联系在一起了。
理论家认为,回避型人格确实存在一定的生物遗传因素,但是多数回避型人格的形成,还是因为孩子混乱的思维方式,与后天恐惧经历所导致的。
专家表示:回避型人格的出现,是由于孩子在幼年时期拥有一些不好的经历,或是经常遭到父母不正确的呵斥教育导致的。
结合目前的社会情况和普遍的家庭教育特征来看,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回避型人格的起因看作“受挫型家庭元素”导致的,而这个受挫型家庭元素,一般都是源自家长的不信任、不关爱、不以孩子为傲等,简单的说就是家长不关心爱护孩子,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亲情。
回避型人格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消极的成长因素,它的形成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排斥团体活动,拒绝与人交往:回避型人格的孩子在面对集体活动的时候将会表现出极大的惶恐不安,毕竟这类人格的孩子在面对单人交际的时候都难以稳定心绪,要是面对更多的人,肯定会更加的惶恐,所以就会产生极大的排斥感。
这些孩子因为非常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非常担心自己做出一些让人们不舒服的举动或是有什么话说得不合适,所以就会产生“做不好就不做”的思想,继而对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抵触感。
思维怪异,易提前产生“被抵触”观念:拥有回避型人格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一种超前的被拒绝的思想。
就是孩子还没有进行交际,但是在脑海中已经想象着被对方拒绝、批评甚至嘲笑了,继而就会抵触与他人的交际,甚至会对他人产生负面评价,这种思想看起来很无稽很可笑,甚至有点不可理喻,但却真实存在。
胆怯自卑,难以正确认识自己,不愿尝试有风险的事物:由于这些孩子一般在童年阶段经常受到家长的负面评价,所以孩子将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错误认识,觉得自己在能力方面是很差的,差到“谁都不如”的地步。
其实,这种情况在那些喜欢用“别人家孩子”教育孩子的家庭中,是非常常见的。
由于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导致孩子对自己都产生了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孩子将会尽量避免任何存在风险的事物。因为孩子担心自己会做不好,而做不好将会“再次”地导致他人对自己产生较低评价。
在克服回避型人格方面,我们不再讲什么学术道理了,想来家长们也不希望看一些空大的道理,更注重于能够实操的方法。
在实操之前,家长首先需要明白一点,人格障碍的清除,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所以,家长需要有耐心,坚持不懈的实施完成,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回避型人格。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一周:引导孩子与同龄的朋友、邻居或同学聊天,不需要多,十分钟即可,但要坚持每天进行。如果孩子没有话题,或是不知道如何开口,那么,家长可以代为引导,比如告诉孩子,去向某某问一下这道题怎么做等等。
第二周:扩展聊天对象,保持聊天时间,也就是和多个对象每天聊够10分钟,且对某些对象多聊一会儿,实现交际差。
第三周:保持聊天数量和质量,同时对某些对象加长聊天时间,或实现自由畅聊。
第四周:在保持之前的任务量之外,实现交友互动,即与朋友一起玩耍、小聚等。
第五周:开始涉足于集体活动,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与陌生人主动交流。因为集体活动中,大家都有共同的活动话题,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不擅长交际都是内向,如果孩子是回避型人格,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帮助孩子克服这种障碍,避免对孩子的以后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