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经济学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模式与70年代的日本相近。中国城镇化引发的城市人口的剧增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住房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房地产业的急速膨胀,这些都与70年代的日本发展状况相当。在这样相似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青年建筑师力量也逐步走向前台,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卫宏涛带领汉齐团队将自身融入城市更新发展的大潮中,凸显出汉齐建筑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贯彻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目标,打造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天安会所位于中国常州高端别墅区。为了给会所带来新的体验和活力,卫宏涛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书山”的主要概念,独特天花板的中空结构不仅营造视觉冲击,还将天窗直接引入空间,使休息室自然舒适,适合聊天和阅读。其他功能区包括:电影院、餐厅、游泳池、高尔夫休闲区等,所有这些功能区通过设计语言和材料的统一,与整体理念和谐呼应。改造后的会所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东方美学精神,围绕天人合一、包容、内敛、合和等东方哲学,通过浅色木条屋顶营造静谧与安详之美,不仅承载了东方民居木桁架的传统精髓,使室内空间更加生动,更表达了追求文化欣赏和生活感悟的态度。此外,该项目也曾获得MUSE DESIGN AWARDS 2020文旅类铂金奖(最高荣誉)以及改造类金奖,并获得意大利THE PLAN AWARD 2021 最终入围奖 Finalist。卫宏涛在天安会所实践的创新应用,刚好是当代中国人迫切需要的文化归属感与传统居住的现代演绎,可以说在适宜东方人居住上,新东方建筑要比那些“罗马巴黎”风,绝对更适合中国人。
常州天安会所
为实现中国科学院粤港澳达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布局,中国健康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委托设计师卫宏涛建设中国首个“生物科创+”分子诊断、高通装备智能制造、疫苗和生物药研发交易的全产业链平台——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在项目概念规划之初,卫宏涛就引入“生态健康智谷”的理念。科研大楼、专家公寓、生活中心和餐饮中心等构建而成的一期建筑聚落犹如层层退台的“绿色梯田(Green Terrace)”,象征着科研道路上的艰辛曲折。梯田意象的景观设计营造层层递进的景观视野,在勾勒岭南地域特色的同时,也为园区创造出良好的通风关系。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最大化利用光照、风能等自然资源,卫宏涛带领汉齐建筑团队严格依照英国BREEAM评价体系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用高水准的设计与建造品质,来兑现园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为将要来此工作和生活的科创人员提供健康的“微环境”。以绿色生态、公共空间、功能混合为三大特色,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
HATCH汉齐建筑接受英国新时代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为英国新时代广场设计一系列公共艺术装置。破除僵化的空间秩序,重新营造一个新型的共享社区交互环境是卫宏涛思考的一个重点,他希望通过在原建筑内外空间介入一些公共艺术装置,重塑整体空间的形象。
为了增进两座城市以及中英之间的友谊,向世界传递着热爱和平与友谊的国际形象,卫宏涛设计的公共艺术装置项目包括3只大熊猫、一只麋鹿以及4把公共座椅,旨在为计划中的广场在增添空间趣味的同时体现中西文化的结合。材质上以镜面不锈钢为主,反射出色彩斑斓的光的同时也增强了空间里人、艺术品与环境的互动性。行云流水般的公共座椅设计为行人提供休憩的场所,符合人体工学的流线型的造型,让静止的装置赋予了空间动态的美感,也为这座城市中心注入了活力。在城市更新的国际浪潮之中,在“标准式”穿衣戴帽快速建造的改造手法之外,卫宏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与范本。
英国谢菲尔德时代广场
长期运营,不仅是增量开发的逻辑,同样也是卫宏涛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在他看来,城市如同生命,是密切关联、和谐共处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更新的任何一项举措都不是孤立的。对汉齐建筑事务所而言,城市更新目标要求自身变开发为运营,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在空间上基于对人文精神的深入了解,在时间上承接历史、面向未来,做出合理的城市更新发展规划。卫宏涛呼吁,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为将来的科技发展、城市发展留出改造的空间。城市更新应从传承出发,不仅是传承既有的历史与文化,更要以传承百年甚至更久的理念去打造新建筑、新项目,打造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来源:中国网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81万获赞 139.9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