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在10月18日举行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针对近日外媒无端炒作“中方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一事回应表示,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航天技术专家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借西方媒体进行此番炒作,一方面是为了争取军费,并通过渲染中国高超音速技术的研发来“统一思想”。
赵立坚的相关回应也是官方再度确认,我国正在开展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航天器的相关试验。去年7月1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回应中,赵立坚还表示,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实验。
对此,知名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各个航天大国都在争相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这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黄志澄介绍称,于今年5月在美国发射的,由维珍银河公司研发的商用太空飞船——太空船2号,就是一款可重复使用的商业载人飞船。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的NASA也曾花费大量经费用来发展民用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例如美国于1986年着手研制的单级入轨、完全重复使用的“国家空天飞机”项目,在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后终因当时的技术难度巨大而放弃。随后美国转入了火箭推进单级入轨飞行器的研发,其中既有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飞行器,也有垂直起飞,垂直降落的飞行器。美军的X-37B空天飞机,最初也是以民用为目的天地往返飞行器。
在我国,也有多款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被公开报道。例如,此前已多次亮相珠海航展的,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承研的“腾云工程”,就是一款可水平起飞、水平着陆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空天往返飞行器。
对于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的发展前景,黄志澄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发展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可以大幅的减少从地面飞向太空的运输费用,降低太空探索成本,进一步提高太空飞行的效费比。目前,一些开展亚轨道旅行项目的太空旅游公司,以及瞄准未来民航运输系统发展的新技术公司,都在开展天地往返飞行器的研发,应该说投资的力度很大,发展的进度也很快。
而在外媒的报道中,却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例行试验炒作为是“武器研发”,声称中国于去年8月试射的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这款武器“不但具备环绕地球的能力,还可以携带核弹头,在重返大气层后凭借极高的速度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拦截,攻击地面目标”。报道还称,中国发展的“高超音速武器”理论上可以通过“南极航线”对预定目标实施攻击,这种能力对美军“构成了重大挑战”。
对此,黄志澄表示,美国借西方媒体的炒作,刻意做出这样的解读有其政治意图,其一是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以达到争取军费和武器研发费用的目的。其二是中国的东风17导弹等新武器的亮相,使得美国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装备方面可能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而美国国内对于是否加大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一直分歧很大,于是想通过夸大,渲染中国高超音速技术的研发来“统一思想”。但实际上,即便中国装备了东风17导弹这样的高超音速武器,因为射程有限,也无法对美国本土造成威胁。相反,一旦美国装备了高超音速武器,却能对我国造成较大的威胁,“因为美国可以将这些武器部署在中国周边的日韩,关岛,乃至澳大利亚,而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举报/反馈

环球时报

1.7亿获赞 865.1万粉丝
由《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运营,以优质内容资源为依托,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