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国联邦议会选举落下帷幕后,虽然新一任德国领导人没有马上出现,但德国政坛却已经进入更为关键的“联盟组合期”。谁将成为执政党,谁会沦为在野党,这无疑会影响德国未来的走向。而这次选举中显现出来的德国社会政治变化,关系着“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对自身的重新定位及其在欧洲、乃至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确定。
据德国电视二台报道,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在举行第一轮联盟试探性谈判后,都对会谈表示赞赏。10月11日三党将举行“更深一层”的会谈,“红绿黄联盟”大有呼之欲出之势。与此同时,虽然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在理论上也有组阁的可能,但这次选举失败已让联盟党内部产生了深深的裂痕。例如,基社盟领袖索德尔近期多次批评姊妹党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而拉舍特已经表示愿意让位。据德国媒体报道,同样是在10月11日,拉舍特将向基民盟高层建议,举行党代表大会,启动寻找新领导人的程序。而如果人事更换程序不顺利,基民盟将面临严峻考验。《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认为,基民盟急需一个“挽救者”,这位党主席必须样样都行:既自由开放又保守,既鲜嫩又有经验。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一个以“求稳”为行为坐标的社会,本次大选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德国人来说显然不只是一场震荡。透过纷繁乱象,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目前面临的本质问题。
首先,全民党强势不再,德国议会政党色彩谱系迎来多元。在联邦德国70多年的历史中,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老牌政党社民党及战后建立起来的基民盟/基社盟一直是德国政党政治的中坚力量。在上世纪70年代,两党共获得大选中80%至90%的选票是常态,而在组阁中也常常是两党“大联合”或“一大加一小”的结合,两个大党轮流执政。
但从2002年以来两大全民党的选票一路下滑,均从当年的38%左右下降到本次选举的24%至25%左右。而绿党和自民党则分别从2002年的8.6%和7.4%,上升到今年的14.8%和11.5%。尤其是在本次大选中,两大全民党的选票相加仍不能过半,这就很能说明当前德国社会政治面貌。尽管社民党最后获胜,但该党的民意支持率近几年一直低迷,在大选前3个月还徘徊在15%上下。笔者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曾向当时的社民党副主席君贝尔发问,“社民党是否有未来?”
大党的衰落固然是社会各阶层(团体)利益、诉求、观点多元的自然反映,但也是忘记“初心”、未能及时有效回应选民诉求,导致选民转向新党的结果。从德国联邦议会红(社民党)、黑(基民盟/基社盟)、黄(自民党)三足鼎立到今天六党共分天下,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全民党的衰落导致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党不大,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绿党和自民党手中。
其次,不确定性上升,民众更看重领导人处事细节和稳健。距大选3个月前的民调显示,在谁是合适的联邦总理人选的问题上,29%的受访者认同拉舍特,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列在三名候选人最后,只有21%的人看好。而3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朔尔茨的支持率飙升到45%,只有20%的人看好拉舍特。究其原因是在大选中候选人的处事细节都会被社会放大关注。拉舍特在视察洪涝灾区时的一笑招致全国上下讨伐声,从而导致朔尔茨最后胜出。
朔尔茨 资料图
笔者几年前曾经陪同朔尔茨访华,也许是律师职业的影响,造就了其本人朴实、中规中矩的特质。但正是稳重、不出错,使得他在疫情危机中领导联邦财政部及时推出各种救助措施,在选民中塑造了“危机有效管理者”的形象。可以说,最后社民党能险胜,朔尔茨个人因素不可忽视。
第三,社会公正更受民众关心。在本次大选中,德国选举研究机构曾就选民认为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气候生态、新冠疫情、养老、移民(难民)问题、社会公正、教育是选民所关心的六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最为选民所关心,在Infratestdimap的调查中占到将近30%的比重,其次是经济和气候及环境质量。外交及安全政策在本次选举的议题设置中几乎没有什么分量。
在被问到哪个政党最能给人们带来社会公正时,40%的受访者认同社民党,认同联盟党的只有15%;在谁能带领国家面对危机的问题上,32%的受访者认同社民党,认同联盟党的占29%。回顾默克尔和联盟党执政的16年,经济发展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能力。而现在选民对其他核心能力更关心,这就不难理解联盟党为何输掉选举了。
第四,参政女性化、年轻化趋势上升明显。本届联邦议会共有议员735人,其中女性议员255人,占全体议员的34.7%,比2017年增长4%。其中,社民党和绿党女性议员最多,分别占各自议会党团的41.75%和58.47%。从年龄结构上看,本届议员平均年龄47.3岁,相较上一届联邦议会年轻2岁。其中绿党议员最为年轻,平均年龄42岁,而联盟党将近49岁。性别及年龄的变化反映出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在议题设置方面侧重的不同。与年轻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的气候环境问题、可持续养老问题、数字化问题成为政治热门议题。
不论相关党派组阁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德国新政府能在欧洲一体化及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德在各领域、各层级的交往能尽早重启。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50年的经验表明,只要中德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就能够找到相互的契合点,为增加两国人民的福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做出更大贡献。(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德语学院教授)
举报/反馈

环球网

2.3亿获赞 1371.6万粉丝
世界很精彩,带你活出国际范儿!
环球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