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长辈对子女之爱,从子女诞生开始就存在,但这种爱,很容易就会转变成溺爱,最后成为纵容孩子犯罪的祸首。我国古代历史上就出现不少因为溺爱子女,而酿成恶果的故事。比如战国时期的共叔段,因母亲的纵容溺爱,最后起兵造反,被郑庄公击败后自杀身亡。
而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溺爱依旧存在,且不仅只存在于父母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孙辈的溺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重庆就有一个过度宠溺孙子的奶奶,为了帮助孙子逃避罪责,连夜找人转移了6千克毒品,结果一家人都因此获罪。
2020年10月,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的一位民警接到了一则举报线索,原来在大足区的某个乡镇内,有两个农民平时不事生产,也没有副业,却收到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平日里的开销更是非常大,从而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民警对两个农民展开调查发现,被举报的郭某和张某都是本地人,但曾经在云南生活过10年时间,而张某更是有吸毒史。因此警方怀疑,两人突然得到的大额收入,很可能是他们贩毒所得。
为此公安机关组建了专案组,对两人进行跟踪调查。果不其然,11月3日,专案组得到消息郭某要去云南谈生意,机敏的警方知道,这很可能就是双方展开毒品交易的前兆。通过数据调查发现,11月8日,郭某的银行账户突然支付了一大笔汇款,而同时支付汇款的,还有一个秦某的账户。
警方心领神会,这很大可能是在支付毒资,而秦某和可能就是郭某的交易伙伴。但警方还是没有立刻动手抓人,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他们有贩毒行为。于是民警耐下性子来继续等待,终于在11月22日,机会来了。
这天张某给他的堂哥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老师到了”。显然这是一个暗号,而张某的堂哥便去一个快递点拿了一个来自云南的快递。警方猜测快递就是毒品,于是立刻展开了抓捕行动,将张某夫妻、郭某夫妻以及堂哥五人抓获。
当场缴获毒资60万,但耐人寻味的是,在两人的家中仅发现了100克的毒品,这显然和毒资对不上号,甚至差了几十倍。最后在警方的审讯下,郭某终于交代了其他毒品的去处,原来为了暴露,他把大部分毒品都转移到了奶奶家。
但警方来到郭奶奶家中时,这个八旬老太却矢口否认自己家中有毒品,还说自己对孙子贩毒一事并不知情。警方在其家中搜索之后也没有发现毒品,于是猜测很可能是抓捕行动打草惊蛇,郭老太把毒品提前藏匿。
于是警方在郭老太家中附近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终于在一个小河边发现了藏匿的大量毒品。据检查有足足6000克,与缴获的毒资数量匹配。在人证物证之下,郭老太终于坦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她看到孙子被抓后,担心家里的毒品被发现,于是找到了郭某的叔叔、姑姑,连夜把毒品转移出去。却没想到民警一双火眼金睛,还是找回了毒品。最后不仅郭某构成贩卖毒品的罪名,郭某的奶奶,叔叔姑姑也将因为包庇犯罪分子而接受审理制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中规定,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无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数量为多少,都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
案例中的郭某和张某夫妻贩卖毒品6kg,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根据《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应当处以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没收财产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犯本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张某以前就有过吸毒史,因此属于犯罪后再犯,情节严重应当从重处罚。
不仅张某夫妻和郭某夫妻要接受处罚,郭某的奶奶叔叔和姑姑,也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因为郭老太对孙子的溺爱,导致一家人锒铛入狱。他们的行为涉嫌构成包庇罪。客观表现为窝藏、包庇犯罪人,在明知孙子郭某贩毒的情况下,没有向公安机关举报。还给郭某提供贩毒的场所,甚至帮助郭某销毁证据。
虽然郭老太疼爱孙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她如此行径显然是错得不能再错。毒品犯罪虽然是隐秘犯罪不假,很多案件中也需要毒品作为物证来定案。但在这起案例中,证据确凿,证据链完整,即使没有找到全部毒品,也足以定案。
因此无论警方在最后是否找到郭老太藏匿的毒品,对案件的影响都不大。但是大量的毒品隐藏在外,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重大的隐患,因此警方不得不将这批毒品追缴销毁。所以郭老太的行为,不仅是无用功,还酿成了一场家庭悲剧。
其实如果郭老太真的想帮孙子,她就应该理智地将毒品提供给警方,并且坦白郭某的罪行,争取戴罪立功,为郭某争取减刑。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知法犯罪,最后连累了一家人不说,郭某的罪名和量刑也得不到减轻。
综上所述,对孩子宠爱并没有问题,但无条件的溺爱却不可取。严才是爱,松只是害,很多家长自以为是在爱护孩子,保护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不仅无益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甚至导致孩子逐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