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寻
图片/网络
如何直面他人的舆论攻击?如何正视自己内心的焦虑烦恼?
心理学咨询师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讲到“自我认知”话题时,提出了一个理论:做自己的知己。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很多的负面情绪都源于心态的不平衡问题。
我们会对身边的人拥有期待,会在乎他人的想法,会把他人的评价当成一套价值标准来定义自己,而当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和现实所呈现的东西不一样的时候,那种心理落差感就会诱导我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质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价值,将重心放在别人身上。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自己,无法正视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学不会爱自己,在和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就容易放错自己的位置,将自己放在“被支配”的局面中,无法自在去生活。
而如何去强化自己的内心?如何从糟糕的人际关系中走出来去找到真实的自己呢?张沛超老师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指出的“做自己的知己”,其实就是一种内在自我的建立问题。
我们需要和自己做朋友,我们需要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对自己有理性充分的认识,就不会轻易患得患失;有自己的一套自我评价体系,就不会被他人的言论而束缚。
如果你总是陷入人际关系的负面情绪里,试着从以下3方面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常模”,指的是我们在遇到相似化的现象时,会自主以身代入,会认为自己的情况也符合别人所描述的那样,从而把别人的一套价值观理论套用在自己身上。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如果周围人一直给她灌输的观念就是女孩子是不被爱不被重视的,她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就会不自主给自己定义为一个不被爱的人,长大后也会深受这样的价值观影响。
比如说,一个没有自我认知能力的人,他常年生活压抑,而某然间他遇到一个能够理解他,能够清楚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伤痛的人,他就会在这种共情的恍然大悟中失去防备心,对他人的言辞深信不疑,从而迷失自己。
张沛超老师在书里指出,“常模”心理,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心理问题。
我们如果总是用别人的标准去审视自己,总是用相似化的标签去定义自己,这就像是随风而倒的芦苇,没有自己的认知思维,就失去了自我能动性,永远都活在他人的影子中,无法真实去做自己。
心理学上指出,健康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个正向的依恋关系模型: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包容,情感达成正向流动。
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尽善尽美,在与人的相处中难免产生冲突,依恋关系就会从安全型依恋发展成为不安全型依恋。
总的来说,我们与身边人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关系模式:充电型关系和耗电型关系。
充电型关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正能量。
张沛超老师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写道,我们要珍惜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充电型关系”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能够让自己感觉到是快乐自在的,让我们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动力,这样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我们更积极去丰盈自己的人生。
比如说,善解人意的朋友,包容爱你的家人,还有能够为你提供帮助的职场导师,这些都是为你人生充电的人,需要自己付出真心与耐心去相待。
与充电型关系相对的就是耗电型关系,这种负面关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负能量,需要采取行动去约束它。
在与人的相处中,如果一直处于“耗电关系”的状态中,无疑是焦虑难耐的。和一个不投机的人相处,很容易产生误会矛盾,让自己情绪化,也容易对自己消极化看待,对生活失去动力,让自己深受心理压力的制约。
所以,理性去认识生活中不同的关系模式很有必要,我们要把握积极的“充电型关系”,也要及时从糟糕的“耗电型关系”中脱离出来,这样不至于总是被抑郁关系困扰,也能够让自己从美好的关系中去找到一些正能量。
在人际相处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戴着面具生活而倍感压力,总觉得刻意维持的体面形象,会让自己丢失了真我,变得不那么从容自在。
这大概是好多人的烦恼,在人情世故的环境中,人人难免伪装,我们太在意追求真实的自我,但无法脱离现实去生活,也无法真正从心去做自己。
但是,《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味用消极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人格面具”,只能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牢笼。
理性来看,现实生活里大家都是面具的持有者,我们需要在职场中做好一个合格的工作者;我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尽量和谐相处;我们需要在感情中学会理解包容。
你看,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的人相处,我们自发就会带入不同的形象,这样“戴着面具”生活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没必要太纠结于面具的负面形象。
只要自己用心去相处,不管何种面具,只要能够与人形成正向的“充电型关系”,那些面具也是一种有用的面具,对我们的生活和人格建立也是具备正向作用的存在。
你说呢?
如果你也总是被人际关系困扰,如果你无法和自己内心和解,也许张沛超的这本《我的内心无穷大》,可以给你更多启示,帮助我们建立心理认知。
-END-
我是北寻,90后撰稿人,书写走心文字,解读情感生活,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北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