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冲浪的时候发现——
网上有关“阴间文化”的含量是越来越高了。
时下,撑起阴间宇宙的不是让人害怕又欲罢不能的都市怪谈民间传说,也不是娱乐圈那些让人大开眼界的“阴间事儿”,而是藏在年轻人手机里的一张张图片。
打开某站或者某音,在搜索栏敲下“怪核”两个字,你就能获得来自阴间的最新资讯。
胆小,勿进。
带着好奇心,蝉主尝试着点进了reddit的怪核小组,一股诡异的感觉从世界的另一端传来。
有没有感到平静先不说,眉头倒是越来越紧。
仿佛口袋中的手机,不小心按下了拍照键,诡异的氛围,不知所云的文字,让你梦回挂着日历的年代。
什么意思先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和我们传统认知的“真善美”,肯定挨不上边。
看着看着,蝉主的心态悄悄发生了变化。
拿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怪是真的怪,上头也是真的上头,一张一张的滑动,你永远猜不到下一张是什么。
如果说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催生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既然有坟头蹦迪和灵车漂移一说,为什么就不能有阴间文化?
尽管蝉主在怪核里面泡了两天,依然无法给怪核下一个定义,只能粗糙的把他们归结于:
阴间味太冲了。
所以,今天就跟着我,一起走进人类高质量核艺术——
“怪核”。
(ps:前方有大量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现在跑还来得及)
01
什么是怪核美学?
还没跑的旁友看到这,故意已经一脸懵:
怪核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老实说,分析怪核是什么这件事,比怪核本身更怪核。怪核的全称为Weirdcore,是一种网络美学艺术,在美学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Weirdcore is an online aesthetic and art movement centered around amateur or low-quality photography and/or digital graphics that have been constructed or edited to convey feelings of confusion, disorientation, alienation, and nostalgia or anemoia.”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张阳间图通过各种编辑手法,达到熟悉又陌生,混乱迷失怀旧的感觉。
最后变成了一张阴间图。
怪核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没几个人说得清。
但怪核是怎么火起来的,倒是有迹可循的。
去年一个求知欲爆棚又很闲的朋友DavidCrypt,在油管传了一段解释什么是怪核美学的视频,瞬间就把这种怪异又复古的风格给带火了。
今年被搬到国内,在某站、某音上开始走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到怪核的第一感觉——
诡异,恐惧,不适。
这种恐惧感,既不是都市怪谈带来的最直观的恐惧,也不是血腥暴力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是通过低质量的图像,让人产生“微微不安”。
主要来源于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一种被窥视感。
怪核的核心元素主要有三个:
一看就很业余的摄影技术+Lo-Fi低保真+阈限空间
业余的摄影技术:
这个很好理解,没有精心的布局,没有完美的光线,也没有滤镜,就像是你在晚上十点查岗,你男朋友对着楼道随手一拍,讲究的就是一个不经意。
感觉很熟悉,但让人不舒服的图片。
至于有多熟悉?
人有多大胆,梦就有多敢。
低保真,顾名思义,像素差。
最开始出现在摇滚乐里,扭曲的旋律、跑调的嗓音……如果一张唱片的录制是在不合规格的设备上迅速录制完成的,且在听觉上充满许多瑕疵,就称它为低保真,即LOFI。
如今,低保真不再是对某张特定专辑录音质量的描述,而是逐渐成为一种美学流派。
图片一定要模糊,锐度太高没那味,拍摄时最好多手抖。
说到怪核,就不得不提到Liminal Spaces,阈限空间。
阈限空间是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特指人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临界值。
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肯定有事情发生的临界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明明什么都没有,但总给你一种会发生点什么的感觉。
这些空间大多是过渡性的物理空间,比如午夜的公园,空荡荡的学校走廊,亦或是昏暗的楼梯间。
因为缺少了人类活动,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看的时间久了,会产生到一种怪异感、怀旧感和恐惧感。
感觉黑暗中有什么东西一直在看着你
与怪核图片同样受到推崇的还有怪核音乐,经过一番下沉调查,比较被认同有怪核味的就有Aphex Twin。随便点开一首,阴乐就会撞击你的耳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怪核是否能成为一种音乐风格,尚有争议。
一些游戏和影视都用到了这种艺术风格,比如《超阈限空间》。
除了上面说到的三点,不少怪核的图片都会加入了文字。
一些简单的指令性和情绪性文字,比如:
I want go home
where are you
蝉主在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心想,味太冲了,你会开始怀疑是不是非主流伤痛文学在2021卷土重来。
从上面这些怪核图片可以发现。
两者并非必需,无论是用纯粹的“虚拟元素”构成,还是纯粹用“现实元素”构成,这样的图片都能成为怪核。
不管怪核的创作方式是什么,它的目的都是将人至于一个陌生,甚至有些敌意的环境中。
只有灯的嗡嗡声和你的脚步声
看起来像是一群人在聚会,但人轮廓全部被涂黑,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感觉。
至于图片怎么做?
有手就行。
02
怪核美学的意义何在?
虽然,“怪核”是否被视为一种美学,依然存在争议。
怪核具体可以分为数个分支,其中公认的是怪核(Weirdcore,主要表现割裂和诡异感);梦核(Dreamcore,突出熟悉感,多有对事物的模糊)。
有趣的是Dreamcore是在阈限空间的基础上进行图片编辑,通过大脑从记忆中提取东西来创造新事物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梦的运作方式。
凌晨3点,你开着电视机昏昏欲睡,睡着之前最后瞥见的是某广告,当你再次睁开眼睛时,你已在梦境中了。半梦半醒中,你听到有人在弹钢琴……
这是一种奇怪的体验。
会唤醒你的童年记忆,或者之前去过的阈限空间。
伤核(Traumacore,体现对过往精神或肉体创伤的反映,有时也与PTSD有关),各个分支间并没有严格区分。
童年创伤,即在童年经历过虐待等。
常常用一些幼稚的贴纸比如kitty,美乐蒂等,与令人不安的文字叠加,形成对比的同时营造一种扭曲的儿童氛围。
图片中涂黑的区域,是许多人在孩提时代不愿意。
总结下,梦核重素材融合,伤核重文字引导,怪核重图片处理。
怪核的目的并不是深深植根于恐怖,它纯粹是主观的,取决于观众自己的经历和编辑的内容。
同样一张图,有的人会觉得可怕感到不安,有的人会感到怀旧,还有的会从中感到一丝安慰。
每个人对艺术的感知都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在看一门艺术时,都是带着不同的情绪和经历。对“怪核”什么感觉,取决于你。
有的人觉得很怪:“对我来说,这更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拥有的 2000 年初数码相机的内容。”
有人觉得没用。
也有人从中被治愈,感受到力量:
有人通过图片穿越到1980年。
在某种程度上,会觉得它不仅仅是随机的图像,而是真实存在的。
为了探究每个人见到“怪核”的第一感觉,蝉主决定做个小实验。
先是找了张怪核的图片,再精心挑选了个平时2G冲浪的旁友,准备采访一下:
结果对方冷冰冰的一句“P的”就终结了话题。
于是我又找了一张颇有氛围感的怪核,试图引导对方,
结果朋友发出灵魂拷问:
不死心的我,又找了一张梦核的图片。
终于有点反应了。
最后只能祭出大杀器,Hello Kitty。
结果?
果然,实用主义克制一切虚无主义,诚不欺我。
03
再小众的圈子,也需要尊重
随着怪核的出圈,一些担忧的声音再度出现。
有的人觉得让更多人了解小众文化是好事,也有人觉得出圈只会加速小众圈子的毁灭。
这并不稀奇,早在去年的赛博朋克出圈时,这样的话术就见过一遍。
没有人知道这场狂欢还会持续多久,无论是怪核还是阈限空间,还是oldweb美学,都给我们一种怀旧的感觉。
如今亚文化悉数出圈,比如蒸汽波、赛博朋克、SCP等,每一次出圈势必会掀起一波舆论大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众文化越来越大众了。
归其根本原因,亚文化的定义,正在网络语境中被大众重塑。
比如去年的“万物皆可赛博朋克”,从小众走向烂大街不过数月的时间。大众的关注点集中在“怎样成为一名赛博朋克”,对其中的内核,强烈反乌托邦和以及对科技沦陷担忧的悲观主义色彩,却视若不见。
再早一点,刷爆全网的蒸汽波,石膏雕塑、椰树、霓虹灯等素材随处可见。
蒸汽波逐渐由音乐流派延伸到图片、设计、服装,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艺术创作运动。
以猎奇心态去跟风的人越多越好,最后蒸汽波不得不沦落为“土味先锋”的一员。
“中 国 人 民 真 蒸 汽”
从蒸汽波到怪核,被“土味化”才是小众文化的最终归宿?
如今的亚文化不仅不再小众,反而被贴上潮流文化的标签,亚文化的拥趸者也不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更多的是为了博取认同感,把它当作朋友圈强势的装杯利器。
最后,亚文化的圈子越来越大,饭圈味越来越浓,“文化”越来越粗糙。
无论是赛博朋克还是怪核,或许都无法逃脱从小众到被反复消费,再到沦落过气的命运。
亚文化,不高贵也不特殊。
但再小众的圈子,也需要保持基本的re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