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9
作为湖南卫视“青春中国”创新升级的重要尝试,国庆长假期间,湖南卫视数字主持人“小漾”揭开面纱。再加上清华学生“华智冰”入学,再度引发大家对于虚拟偶像话题的探讨。
湖南卫视推数字主持人“小漾”,
甜美可爱撞脸王冰冰
“小漾”的取名源自英文单词“Young”,寓意着年轻与青春。官宣同时,湖南卫视还曝光了几组“小漾”打卡长沙热门景点的海报图,这个留着清爽短发的俏皮可爱姑娘,时而手握折扇,现身岳麓书院;时而又变身小吃货,在网红“长沙”墙边打卡拍照。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小漾”作为湖南卫视实习主持人,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大数据赋予她青春活泼、元气满满的形象。那“小漾”今后将以何种形式亮相?“‘小漾’现在的定位是实习主持人,后续她将在湖南卫视的各类综艺、晚会中出现。”至于是以何种形式亮相,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数字主持人创作开始于2021 年3月1日,通过原画对其五官、发型、体态、服饰等进行设计后,对形象角色进行建模处理、角色绑定、通过面部捕捉、动作捕捉,以及对衣服、毛发动力学解算,和灯光匹配制作等,历时三个多月经过 15次修改,最终合成输出一个现有鲜活的虚拟形象。
“小漾”本身没有原型,有网友觉得小漾“长”得很像央视新生代主持王冰冰,不管怎么说,都是甜美可爱型的,造型偏现代,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
虚拟偶像不断成为话题,
清华学生“华智冰”走红
对于虚拟偶像,大家并不陌生。虚拟人物在Z世代以及更年轻的人群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世界第一位中文虚拟歌姬洛天依,早已成为二次元圈的宠儿。虚拟歌姬初音未来2007年出道,该年末就有了超过1000首作品。
盘点虚拟数字主持人案例来看,2000年,英国PA New Media公司推出世界上首位虚拟主持人安娜·诺娃(Ananova)。虚拟主持,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播主行业的新晋网红。此后,日本推出了寺井有纪(Yuki),美国推出了薇薇安(Vivian),韩国推出了露西雅(Lusia),以及我国推出的“小龙”等虚拟主持人。
2001年央视节目中,也出现过一位名为“伊妹儿”的“电脑虚拟电视主持人”。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上,撒贝宁就和自己的“孪生兄弟”——虚拟主持人“小小撒”同台主持;今年,央视频的首位虚拟主持人“央小天”也正式亮相。这位虚拟主持人是一个小正太的形象,他穿着航空服,大眼睛占据了脸部一半的面积,眉毛短粗,脸则又方又圆,看起来颇有点神似央视名嘴尼格买提。
2019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也以记者真人为原型,推出了虚拟主播阿牛和阿紫。今年随着4.0版上线,YOU视频产品矩阵登场。超高清多场景的观看体验,与用户共情的虚拟主播播报,汇聚172名专业记者与3500多名拍咖的新闻社交圈。
最近,机器人“华智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自我介绍视频一夜之间火爆全网。视频中的华智冰与真人无异,她面容姣好、歌声甜美,动作真实,抱着一把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首梁博的《男孩》。华智冰,是清华大学首位虚拟学生,由清华大学、智源研究院、智谱AI、小冰的人工智能团队共同创造。华智冰不但拥有和正常同学一样的外貌,还有自己的声音,可以聊天,进行简单的情感交互。
目前,全世界约60%的人工智能交互流量,都来自于小冰框架的人工智能虚拟人类。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有男女老少,在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上以虚拟的方式存在着。小冰公司认为,虚拟人将成为未来视频内容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而安全、可控、无隐私风险和侵权风险是其前提。因此,小冰一直在这一趋势方向上进行探索,并从不同方面对这一领域做拓展研究。
“劳模”“学霸”人设不翻车
虚拟主持人,会取代真人吗?
虚拟主持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行业应用的一种新形态,凭借全天候和多语种播报的先天优势,打破了真人主持一统天下的格局。电子偶像代替真人,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一种主流趋势,也引发大家讨论。
从接受度来看,年轻人对此充满新鲜感,而且虚拟偶像的某些优势,确实是真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完美、不朽、任劳任怨、输出稳定,既不会翻车,也不怕变老和身材走样,更随时随地可以996、007,在虚拟偶像身上,人们更能够寄托对美好的想象。全天候播报,“劳模”式主持;多语种播报,“学霸”式播音;吸引受众,“顶流”级主持,这些都是没话讲的优点。
这也给人类提个醒,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类想要获得优势,就必须更重视内在,而不是皮相和虚假的人设。但真人主持也有虚拟主持不具备的特质,毕竟真人才有感情、思维、道德、理性等一系列人类最珍贵的品格。
在虚拟偶像技术持续成熟、消费者趋年轻化、多元营销方式和变现场景等因素驱动下,虚拟偶像的市场规模会持续扩大,预计于2025年超过40亿元,虚拟主持人的市场前景,引发期待。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陈卫华认为,现阶段,虚拟主持人虽打破了传统主持人一统天下的格局,但从虚拟主持人在各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距离其更大范围内的普及,仍有众多艰难险阻等着虚拟主持人去跨越。虚拟主持有明显的人工智能优势,所谓大势所趋,不可抵挡,然而“噱头”“没人情味”“研发昂贵”等标签,阻碍着它的长远发展。如何走出困境,寻找到恰当的路径发展趋势,也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举报/反馈

扬子晚报

338万获赞 31.9万粉丝
江苏省级报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