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系张学良统率的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之简称,其前身为其父奉系军阀张作霖统率的奉军。
奉系军阀为中国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
东北王张作霖(1875~1928)利用中华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的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成为奉系首领,长期统治东北。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
1924年9月,张作霖发起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败直系军阀吴佩孚,挥师进入关内,控制北洋军阀政府,势力扩张至热河、直隶(今河北省)、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及上海市。
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11月,张作霖组织安国军,自任总司令。1927年6月,张作霖成立安国军大元帅府,18日于北京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20日成立安国军政府,企图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
1928年4月,蒋介石发动二次北伐,大军直逼京、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退回东北。6月4日清晨,张作霖乘火车由北京返回奉天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
其子少帅张学良闻耗迅速回到沈阳,就任奉天军务督办、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接掌奉军,开始统治东北。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犯,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张学良以东三省的民意为重,坚决顶住了日本的压力,于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方面停止军事行动,决不妨碍统一。
国民政府在占领京、津后,也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7月3日,蒋介石抵达北平,接见奉方代表,要求“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
8月3日,蒋介石派员参加张作霖丧礼,并同张学良谈判“东北易帜”之事宜;张学良表示服从三民主义,希望统一。
而日本政府正逼迫张学良继续分离东三省,力图阻止中国南北统一,干涉东北易帜。
为拥护统一,抵御日本侵略,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东北易帜”: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
当日上午七时,东三省同时换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悬挂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张学良在易帜典礼上讲话表示:我们易帜,也就是不再想分中央的权力,把政权还给中央,以谋全国真正的统一。
“东北易帜”,标志东北归附南京国民政府。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局面。
12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一年后又委任为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副总司令)。
1929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为整编全国军队,召开了国民革命军编遣会议。奉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东北军各军师番号一律撤销,除编制了36个国防旅(30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外,另外每个省还有四~五个省防旅。国防旅每个步兵旅辖3个步兵团,骑兵、炮兵、通讯各1个连;每个团步兵3个营,炮兵1个连;每营步兵4个连。全旅六七千人,约相当于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
省防旅一般辖步兵2个团,有的旅步、骑各1个团,火力和人数均不及国防旅。
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奉命撤离东北退入关内。1935年,东北军被派遣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东北军也被散编到其他军队中,不再自成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