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
图片来源/CIKD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期,与此同时,一场以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在9月27日召开的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第四节“数字技术与新工业革命”上表示。  在高鸿钧看来,新工业革命以人、机器和资源间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由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并推动,正在日益模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产业和服务之间的界限,为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更加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无限机遇。牢牢把握新工业革命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塑我国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对科技创新,各个国家都不遗余力出台各种政策来促进本国科技创新发展,国家间竞争已经从产业经济领域不断向科技领域,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延伸。  在此背景下,高鸿钧认为,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催生基础研究呈现与以往历史发展不同的五个新特征。  第一,多学科交叉创新重要性前所未有。当前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方法、工具等不足以破解重大的科学难题,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新工业革命时代基础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兴起。化学、生物等传统依赖实验数据的学科,逐步开始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研究,通过海量计算发现了传统研究方式下难以发现的新规律、新现象。  第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凸显。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催生新的基础设施,新工业革命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包含了创新基础设施,发挥着对基础研究的根本性支撑作用,包括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硬设施,也包括支撑海量科研数据分析、计算的应用软件和算法工具。  第四,政产学研融合创新加速。新工业革命下,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源泉,同时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基础研究提出新问题、指出新方向。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双向迭代、双向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调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抓手。  第五,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新工业革命下,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强交叉融合性,决定了一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颠覆式创新。    
热点链接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实现多边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加强应对新冠疫情与全球卫生治理迫在眉睫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黄润秋:坚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金立群:多边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监 制丨王辉李丕光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时报

26.7万获赞 18.7万粉丝
国研中心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经济类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