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18世纪的大觉醒运动领导者——爱德华兹
关键词:五月花号事件、美国独立战争
前因:五月花号事件
1620年,一批英国清教徒从普利茅茨出发到达美洲殖民地,成为美国历史的开端。
▲五月花号事件
后果: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美过发动独立战争, 北美十三殖民地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而反抗,最终走向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
过程始末
一、爱德华兹下定决心要改革
1741年,宗教领袖乔纳森·爱德华兹来到恩菲特镇布道,他宣讲了著名的《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唤醒了北美殖民地共同的宗教感情。
早前的移民来到北美13个殖民地,信仰五花八门。虽然他们有自己的总督,共同效忠英王,但是信仰的有英国国教、路德教和天主教等等,清教的实力相对强一些。
他们不仅因为信仰有所隔阂,而且在追求世俗名利时,本身的信仰也变得淡漠。
这些人大都秉持着勤俭、努力的品格,富裕商人不在少数,普通人也逐渐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
各个小镇上的年轻人们整晚整晚的饮酒作乐,嬉戏打闹,对于信仰这件事十分麻木,地的教会也坐视不管。殖民地好像越来越世俗化了。
这时候,一个叫爱德华兹的牧师十分痛心,下定决心要改革。
▲爱德华兹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
二、爱德华兹内心的“复兴之火”正式被点燃
1703年,爱德华兹出生于一个虔诚的清教家庭,他进入耶鲁学院研究神学并且留校任教。
1727年,受到外祖父的邀请,他来到北安普顿担任圣公会的副牧师,外祖父去世后,他正式成为主任牧师。
成为主任牧师后,爱德华兹内心的“复兴之火”正式被点燃了。
1734年,北安普顿有两个年轻人,说他们在临死前看到了圣灵才痛彻悔改。
爱德华兹从这件事中找到了拯救人们心灵的办法,鼓励人们还在世时要多聚集,多探讨信仰,不要等到临死时才悔悟,从此,他开始积极的四处布道。
短短几个月内,就有三百多个人皈依基督教,成立了三十多个福音团体,这股浪潮不仅延续到了美国其他城镇,还传播到了大西洋对岸的英国。
这股福音复兴的浪潮在历史上被称作“大觉醒运动”。
爱德华兹本人口才出众,非常擅长在户外进行大型布道,这可能就和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大型露天演唱会一样,场面之壮观,效果之震撼。
据说当时人们只要一听到爱德华兹要来布道了,立马停止手上的工作前往教堂,容纳几千人的教堂根本不够。
▲恩菲特镇位于康涅狄格州,是较早的北美殖民地之一
三、宣讲《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
在爱德华兹的带领下,更多的热情的传教士加入进来,他们四处旅行布道,1740年“大觉醒运动”在大西洋两岸都达到了顶峰。
爱德华兹在恩菲特镇的布道是“大觉醒运动”中最为成功的一次布道。
1741年7月8日,爱德华兹受邀来到恩菲特镇,参与周三的事奉(一种宗教仪式),原本要讲道的牧师却病了,无法出席。
但是布道不能耽误,一个学院负责人伊利札惠洛克用手肘撞了爱德华兹几下,把爱德华兹推上了讲坛。
于是他就在这里宣讲了《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他强调了上帝的至高无上,恩典与荣耀,人的原罪与败坏,如果人的灵魂没有得到圣灵光照,就会坠入地狱之火。
这被称为是美国本土最著名的讲道,也是阅读最广泛的讲章。
这场布道所说反响热烈,但现场局面也确实十分混乱,人们满脸是泪,不少人悔恨着倒地痛苦不已,有的人心情激动不能站立,只能抱着柱子哀嚎。
实际上,第一次大觉醒运动中,让人们留下了不少宗教狂热歇斯底里、毫无节制的坏印象。
▲大觉醒运动:发起者以宗教复兴为旗帜,反对宗教压迫,以“灵魂自由”(free will)为口号,宣扬民主平等、信仰自由、人民主权和反暴政的思想
四、大觉醒运动可以说是美国独立运动的先声
其中,有位叫达文·波特的传教士更过分,在布道的时候把上衣脱了在台上旋转,前言不搭后语,整个人十分癫狂,甚至还烧毁了不少宗教书籍。
虽然后来法庭宣布他精神错乱,驱逐出境。但大觉醒运动也给大众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
各式各样的反对声音出现,正统的牧师们十分厌恶爱德华兹,批评他破坏了教会和教众的关系,威胁了基督教会的根基。
但爱德华兹的布道确实让很多不信仰者做到了觉醒和皈依,在共同的宗教感情下,殖民地之间加强了联系。
大众内心的这种狂热被唤醒,殖民地人民在宗教上有了联合的趋势,为后来革命者把大众狂热引向政治目标打下了基础,因此,大觉醒运动可以说是美国独立运动的先声。
▲美国独立运动
结论
1775到1783年发生的美洲殖民地反抗英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爱德华兹是十八世纪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为美国这个清教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欧洲历史大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世界近代史辞典》
举报/反馈

绿珠史记

1.1万获赞 531粉丝
不是学术,历史微距,微距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