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
王瑶卿先生
王瑶卿(左)与谭鑫培《汾河湾》剧照。
王瑶卿的《十三妹》。
年少时的王瑶卿(左)与梅兰芳。
王瑶卿先生在戏曲学校教授学生。
王瑶卿的书画作品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文\本刊特约撰稿 墨提
在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王瑶卿(1881年-1954年)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的身上,承载着无数个京剧史的“第一”:生旦并驾齐驱,从王瑶卿始;旦行独立门户、自成一派他是首创;旦角挂头牌他是第一位;旦角唱大轴他是第一人。他与谭鑫培势均力敌,时人把此二位誉为“梨园汤武”。 他是京剧史中承上启下的领军人物,也是京剧界授徒最多的一位极为卓越的导师,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等都受业其门下,他被京剧同仁称为“百科全书”和“通天教主”。也有人称“一位王瑶卿 半部京剧史”,似乎并不为过。
一百四十年前的9月,这位梨园界的“通天教主”在江苏出生。
梨园汤武
“哀梨并剪”成“王派”
王瑶卿(又号瑶青)原名王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斋名“古帽轩”,瑶卿是艺名。他祖籍江苏清江,后久住北京宛平。父亲王绚云是晚清较有名气的昆曲旦角演员,家境较宽裕,文化修养深厚;母亲也出身于梨园世家。王瑶卿9岁开始跟田宝琳学习青衣戏。开蒙戏学的是《彩楼配》。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道渐渐中落。但王瑶卿没有中断京剧的学习,12岁时又拜谢双寿为师,继续学习青衣戏。同时又跟别人学习花旦戏,还向杜蝶云学习了刀马旦戏。
王瑶卿从小就对各种戏路充满兴趣,因而师承较多,学的戏路宽阔,这为他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全面的扎实的基础。
14岁时,王瑶卿正式登台演戏,他演青衣。他在《我的幼年时代》里写过当时的场景“在那个时代,唱戏的规矩极严,凡唱青衣的,不许唱花旦,就是刀马旦与武旦,都不准兼唱。”他演出的第一出戏是《祭塔》。初次登台的王瑶卿就收获了很多赞誉。后来他又演出了《虹霓关》等戏,都很受观众的欢迎。
16岁那年,王瑶卿开始变声,停了一年多演出,但这一年多时间里,他从未有松懈,一直刻苦练功、学戏。其间,他还得到了时小福、李紫珊、陈德霖等当时名角的指教。嗓音恢复后,他参加了福寿班的演出。他唱腔清丽俏润、爽利清朗。他的念白功力也很深,被誉为“哀梨并剪”,意思是听起来就像吃“哀家梨”那样甘美爽口,又像使用古称并州的山西太原的名产并州剪刀那样锋利称手。此外,他扮相端庄、大方,甚合中国人的眼缘,因而在演出中总是赢得观众的喝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戏园大部分被毁,戏班解散,王瑶卿常到票房练戏,与名票友红豆馆主(溥侗)等共研艺事,又有长进。22岁三进福寿班时,他不仅青衣、刀马旦兼演,并对《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等本戏作了革新尝试。同年秋,他被选为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常与谭鑫培、杨小楼合演,颇为谭鑫培所器重。1906年入同庆班与谭鑫培长期合作。他们所演的《汾河湾》《南天门》《牧羊圈》《金水桥》《珠簾寨》等剧,珠联璧合,名重一时。1909年,他自己挑班演出于丹桂园,重排和新编了《五彩舆》《十三妹》《棋盘山》《木兰从军》等多部大剧。在这些戏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行领衔的局面,形成了独树一帜,风格清新的“王派”。他在艺术上一直求革新的精神,在同仁和观众中都得到了很高的声誉,时人把他同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
死戏唱活
“花衫”行当新出炉
王瑶卿是位艺术革新家。他在表演上能博采众长,承前启后,上承梅巧玲、余紫云之衣钵,下开梅兰芳、程砚秋之端绪。他吸取前辈艺人优点,打破行当限制,兼取青衣、刀马、闺门、花旦和昆曲旦行各功之长,对唱、念、做、打都进行了新的创造,丰富了京剧旦行的艺术手段。
王瑶卿以虔诚、认真的态度学习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精华,但又敢于冲破戒律,不顾陈规向更新、更深的艺术境界探索、攀登。他说“戏要跟着时代走”。他立志于旦角表演艺术的改革。他熔“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非青衣、非花旦的“花衫”行当。戏曲理论家徐凌霄誉其为“卓然自成一宗”。
王瑶卿表演技艺的高超,还表现在一个“活”字上。他常说“戏在人演,只要努力研究,戏是限制不住的,死戏可以唱活,死戏可以活唱”。
譬如《枪挑穆天王》这出戏,老本子在穆桂英与杨宗保成亲之前,有穆洪举被杨六郎刺死的情节。王瑶卿认为这不合情理,也有损于穆桂英的形象:怎能置杀父之仇而不顾,立即就与仇人之子杨宗保结亲呢?于是改为“穆桂英救了父亲,一同回山,再继以穆桂英与杨宗保成婚。”这样的改动既合情理,又使穆桂英的形象趋于完整、可爱;同时还增添了全剧的喜剧色彩。这原是一出久没人演的冷戏,但经王瑶卿一改,立即热了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死戏唱活”。
“无私”“有方”
“通天教主”名梨园
人生进入四十几岁以后,王瑶卿由于嗓音变得暗哑,难以再登台演出,于是他把全部身心倾注到戏曲人才的培养上。此前,王瑶卿虽以舞台演出为主,但也对不少成名的演员进行过指教。如梅兰芳演出的《虹霓关》就是王瑶卿教的。梅兰芳曾说“我是向他(指王瑶卿)请教过而按着他的路子来完成他的未竟之功的。”
在旧中国,流传着“一招鲜,吃遍天”,“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谚语。尤其技艺性很强的梨园界,师傅们授艺时一般总要留一招。但王瑶卿是个例外,他从无名小辈到蜚声剧坛,虽也经历了受人排挤、努力竞争的艰难,但他胸襟广阔,又能冲破旧的世俗观念,因而备受同仁和观众的尊敬。在他居住的北京城南大马神庙的院子里,培育了很多名角儿。凡是有所造诣的京剧旦行演员,不论男的、女的,不论家境、出身如何;四大名旦也好,四小名旦也好,没有不受到王瑶卿指教的。当年有人甚至因此赞颂“药不过樟树不灵,艺不过王门不精”。
王瑶卿不仅是一位京剧旦行的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京剧教育家和京剧艺术创造的策划家。经他亲授的弟子多达400余人, 特别是成功地培养出了“四大名旦”,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贡献不可谓不大。
王瑶卿在教授弟子学艺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无私”“有方”。他能桃李盈门,固然是由于他的表演艺术高超,人们愿意向他请教;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先生的品格高尚,他能够以诚待人,对弟子能“倾囊相授”,使得有更多的晚辈愿意投在他的门下学艺。此外,他的戏路广阔,见闻渊博,弟子众多,各式各样,因而,时人便给了他“通天教主”的绰号。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与尚小云可谓大红大紫。而名旦们大红的背后,站着同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王瑶卿。他们皆为王瑶卿的学生, 都曾深受王瑶卿的悉心传授和教诲;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的流派,都在王瑶卿的指导和培育下逐步形成。
在这其中,王瑶卿与梅兰芳亦师亦友情谊弥足珍贵。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长期为谭鑫培、王瑶卿操琴, 与王瑶卿交往甚密。梅雨田先是按王瑶卿演的路子把《玉堂春》教给梅兰芳, 上演后一炮打响。接着又带了梅兰芳来到王家, 让侄儿磕头拜王为师。王瑶卿却谦逊地说: “论行辈, 我们是平辈, 拜师不敢当, 我们不必拘于形迹,还是弟兄相称吧。”
拜师王瑶卿,对梅兰芳来说是一件大事。他7岁开始学戏,9岁登台。起初其才华并没有很好显露,以致早期一位老师说他祖师爷没给饭碗。但是王瑶卿能锐利地洞察演员的潜质,他看好梅兰芳。梅兰芳无论扮相、嗓音、幼功条件都很好,而且他比较崇尚典雅清丽的风格。王瑶卿因势利导, 让梅兰芳向这方面发展, 他着重指点他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 追求舞台的形象美。在梅兰芳编演新戏时, 王瑶卿帮他修改、推敲剧本, 创作新的唱腔和舞蹈。如《西施》《太真外传》等新戏都是在王瑶卿的具体指导下排成的。一些古装戏中穿插的歌舞场面, 其唱腔都是王瑶卿帮着研究出来的。所以梅兰芳深有感触地说: “王大爷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研究出来的东西, 够得上真、善、美的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田汉在建校伊始,便把王瑶卿、萧长华、尚和玉、谭小培等著名老艺人请到学校任教。1951年,王瑶卿接任戏曲学校校长。他在会上说“愿把平生所会的全部贡献给国家”。三年后,王瑶卿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他的遗体葬于北京西郊青龙桥的青山公墓。在追悼大会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说:“王瑶卿先生没有艺术上的门户之见,派别之见。因此他才能够革新,才能够创造。”并高度赞扬了王瑶卿“以勤恳、热心、谦虚、大公无私的态度来学习,来教育后代”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