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它又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整个年节的尾巴
元宵节,磁县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有很多
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
会在城乡大街小巷进行表演
舞龙、舞狮、转灯地、跑旱船、踩高跷等
你知道哪些呢
耍龙灯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传统习俗中许多都与“灯”有关。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很多地方。
舞狮子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转灯地
“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转灯地”是磁县西部山区的传统习俗。每年元宵节,都要布置传统转灯地,喜迎元宵佳节。
它是由灯、灯桩、围栏、门楼组成,完整的应该如上图有9个“曲”组成。由于现在村里人口越来越少,以前一直是6个“曲”,现在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搬迁出去了,所以只能减少到4个“曲”。
“转灯地”,官名叫做“九曲黄河阵”,相传是姜子牙所创的兵阵。这一传统据说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开始了,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当地群众心中,转转灯地就能转出一年的好运气、好身体,也能带来一年的平安与快乐。灯桩是铁管或木棍,灯盏是彩灯或油灯,人们跟着锣鼓队,沿着曲曲折折的曲字转圈,直到走出“曲阵”。在人们心中,转灯能够转走霉运,辟邪祈福,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圆圆满满。
城隍爷出城
城隍爷出城是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时期,老百姓庆城隍爷出城巡查县域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盛世安康。
府君出城
磁州有句俗话:“磁州逢会唱戏,热闹不过府君出城。”一年之中,磁县最隆重最具民间特色的当数正月十五府君出城。入夜庙内灯火通明,许多百姓打着扇鼓,跳着独特的祭祀舞蹈,唱着祈祷歌,通宵达旦,彻夜不息。全县许多村镇的抬阁、背阁、皇杠、彩帷、花车、旱船、竹马、武术等都要前来助兴,把县城内各条街道都转遍,以驱除各处的邪气,确保国泰民安。
磁州为崔府君生前所任之地,也是他死后所葬之茔,同时,又是其本庙所在。百姓每年都要为崔府君举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六月六说书唱大戏,正月十五崔府君出城,把对崔府君的崇敬和扶正祛邪的美好愿望融进了这些民俗活动之中。
磁县讶鼓
磁县讶鼓历史悠久,从磁县南北朝东魏墓葬中出土的“击鼓俑”中考证,讶鼓产生于军中,流传于民间,主要是通过口传的方式传承,流传至今已有约1600多年。其特点是节奏丰富,音响宏大,雄伟热烈,振奋人心。现在,磁县讶鼓在磁县的磁州镇、讲武城镇及周边峰峰矿区都有分布,特别是在磁县兴仁街流传兴盛。
磁县讶鼓应用场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讶鼓产生于军中,初为鼓舞士气、擂鼓助威和耀兵仪式伴奏,继而为官廷仪仗和王官贵族娱乐,流传于民间变为娱乐性活动。进入明、清、民国变成求雨活动而演奏,此外清代官宦人家习俗活动也用讶鼓,以增添兴致。解放后讶鼓作为娱乐活动,为活动增加热烈气氛,在送新兵、迎贵宾和春节花会时都使用讶鼓进行演奏。
抬阁背阁
以前,一到正月十六,磁县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来自周边十里八乡的数万名群众齐聚一起,共同欣赏抬阁背阁表演。
抬阁是一种由两三名孩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立在阁子上巡行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因为每台阁子都需要四或八个身强力壮的村民抬着走,所以名为“抬阁”。
背阁表演由上、中、下三部分相互配合。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3到8岁的男女儿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在整个表演中起基座的作用,由身着戏曲武生服饰、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青壮年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是由青壮年捆在背上一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儿童的支架组成。表演时,充当“下装”的青壮年走动扭摆,架上的演员也随之摆动。当背阁手游走于人群之间,飘飘欲仙的孩子也恍若隔世,仿佛融入角色之中。
抬阁、背阁艺术表演形式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当时主要是用于祭神,祈年求福,后成为民间喜庆娱乐节目。
跑竹马
“竹马”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竹马采用纯手工制作,并利用索竹披麻丝捆绑马形骨架,再装裱彩纸,装饰成红色、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的马。折装的竹马,形象逼真,神态各异,风格独特,创意新颖,用于正月十五元霄花会、民间花会活动表演,组成马队进行跑马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怎么样,涨知识了吗?
是不是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磁县还有很多花会表演节目
小编只是收录编辑了一部分
你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哪些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