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作为汉服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思考。深衣是继上衣下裳后华服的第二个祖型,与上衣下裳共同奠定了华夏衣冠王国的基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深衣。

一、什么是深衣?

深衣是一种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长衣。因其能够将身体完全包裹,使其深藏不露,故而得名深衣。

深衣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服饰。深衣最大的一个优点是穿着方便,既利于活动,又能严密地包裹住身体。

相传深衣起源于舜帝时期,商周时期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的家居便服和庶人的“吉服”,春秋战国时期深衣轰轰烈烈地走上了时尚街头,从此成为中国服装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尽管魏晋以后袍服和襦裙大行其道,但深衣作为礼服始终存在,并一直延续到明末。

二、深衣的基本形制

首先是上下分裁,就是先把上衣下裳做出来,这样做是为了遵循上衣下裳的古制,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

其次是上下缝连,就是将上衣下裳在腰间结合起来,上衣、下裳合为一体,连成一件衣服,但在腰间保留了一条横向拼接缝。

深衣把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也不通幅,既独立又统一。深衣连续而流畅的外轮廓线、统一而简单的造型风格使深衣具有了修长、挺拔的视觉张力,在显示男子的高雅风度和女子的窈窕体态、体现着装者庄重文雅的气质上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深衣作为中国传统服装的一大基本形制,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汉代的袍服、魏晋满北朝的垂髾杂裾服、隋唐时代的长裙、明清时代的长衫长袍等等, 都与深衣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现在的许多服装款式,如长衫、连衣裙、大衣以及风衣等也都可以说是深衣的遗制。

三、深衣的代表款型

1.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在先秦至西汉前期较为流行。那时候汉族人的裤子是不封裆的,也就是说他们穿的是开裆裤,称作“袴”;或者仅有两条裤管套在腿上,称作“胫衣”。穿着这种不封裆的裤子,如果不用外衣层层遮掩,就很容易外露。曲裾深衣在前襟接长一段,加长后的衣襟从前面一直绕到背后,做成斜角的样式,也就是设计一幅向后交叉互相掩盖的曲裾,这样既便于行走,又不至于走光。

一般来说,男子穿的深衣曲裾比较短,只需向身后斜掩一层,而女子穿的深衣曲裾则很长,要绕身体缠好几圈。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满足礼制对女人不露内衣与身体的要求。从外形看,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的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

曲裾深衣一直是女性最重要的礼服,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身段的一种形制。曲裾深衣通身紧窄,能够把女子身体的曲线美很好地凸显出来,是含蓄与优雅的完美结合,有着别样的风韵。

2.直裾深衣

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不断得到改进。随着合裆裤的出现,绕襟曲裾不再成为必需。东汉以后曲裾深衣逐渐被直裾深衣所取代。直裾深衣不绕襟,下摆部分垂直剪裁,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用布制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直裾深衣较曲裾用料更省,行走也更加方便,因而普及程度也更高。但是直裾深衣一般用作常服,正式的礼服还是曲裾深衣。

3.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是南宋大学者朱熹通过对《礼记》深衣篇的考证和研究复原而成的。作为理学大师,朱熹为深衣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形制要求,并赋予了深衣更为深厚的礼制文化内涵。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上衣四幅下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领型为直领,穿的时候左右压覆,形成交领;衣缘宽度是固定的,且没有纹饰。可以说朱子深衣从用料选择、布幅裁剪、整体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位理学大师的礼仪教化理念。史普君在《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中的礼制文化》一文中曾对朱子深衣的设计细节作过介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

四、深衣的文化内涵

1.颜色花纹反映伦理

深衣流行的年代,不分男女,无论尊卑皆可穿着。周代的深衣多为白麻布做成的,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精粗不同,一般平民用粗麻布,贵族则用细麻布。贵族用帛也很普遍,衣服的领、袖、襟、裾等部位通常都以彩锦作缘边。

深衣的颜色受伦理思想的影响很深。一般说来,如果父母、祖父母全都健在,就穿绿色的深衣;父母尚在,而祖父母不全在,或父存母亡的用青色;父亡母存的则用素色。平常衣服的颜色要避免素色,因为素色即白色,是丧服的颜色。

深衣的缘边纹饰也是古人伦理观的反映。按照《礼记》深衣篇的记载,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要镶带花纹的边;父母健在就镶青边;如果双亲不在成为孤子(三十岁以下),深衣就镶白色生绢的边缘。

2.造型款式体现审美

曲裾深衣作为礼服穿着,男子显得大气磅礴,女子不失阴柔娇媚。尤其是女子的曲裾深衣,往往多层绕襟,使女性身体既富有立体感又呈现出玲珑的曲线美。

凡是涉及到人体活动动作比较大的部位, 深衣都采取斜向剪裁手法,既便于身体活动, 又能够显示出人的体态美, 可以说是将美观和实用结合得恰到好处, 相得益彰。

深衣的领型、袖型丰富多变,衣缘纹样繁复,弥补了上下一体带来的单调。交领可使人依据不同的脸型动态地调整肩颈比例,使之达到最优美的状态,配以宽窄不等的袖型,使深衣呈现出更加千姿百态的风姿。

汉代有一种交领深衣,穿的时候把领口放低,这样就可以把里面穿的衣服领子一层层地露出来,形成一种重重叠叠的造型效果,丰富而有层次。当时最时髦的是露出三层,称为“三重衣”,充分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趣味。

3.设计理念表达思想

深衣上下浑然一体,将人的身体全面包裹,统一而完整,是古人“天地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深衣在设计上强调深藏不露, 体现出中国式的思维模式是从外向内的收束, 而不是从内向外的彰显。

深衣长及脚踝,被体深邃,严密而庄重,既反映了华夏民族内敛含蓄的文化品格,又体现了华夏民族包容万物的恢弘气度。

深衣将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在腰部将上下分割开来,而且没有任何违和感,在对立与统一中彰显了一种有序与和谐。

经过儒家思想的熏染,深衣被融入了更多的礼制文化元素,成为最能够体现汉服礼仪法度的一种服饰形制,礼仪象征意味更为浓郁。朱子深衣是其最为典型的代表。

深衣,是我们探寻古人精神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

衣深,理更深!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举报/反馈

史普

1531获赞 531粉丝
文海拾贝,史苑杂谈,知识分享。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