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范燕彬
从粮食生产小县到粮食高产名县、粮食品质强县,修武县用21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做了最好的注解。修武县如何实现从“产量高”到“质量优”的新跨越?撬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支点又在哪里?
美学引领!美学理念不仅可以让农业从传统走向时尚、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从“为胃服务”走向“为舌尖和健康服务”,更重要的是,还催生出大批农业新业态和新产业,走出了一条品质化、景观化、民俗化、生态化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美学路径”,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修武样本”。
粮食生产品质化打造小麦优质高产样板
修武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今年6月2日,修武县王屯乡周流村高产示范田传来丰收喜讯,经现场实打实收,当季小麦平均亩产高达898.26公斤,比去年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高出40多公斤,修武县小麦高产创建又实现新突破。
为实现从“产量高”到“品质优”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修武县紧盯绿色高产、优质高效,调优品种、调新技术,向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力,争做小麦优质高产的全国样板。
为破解过度依赖化肥农药、耕地污染退化、粮食高产低质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修武县先后与中国农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焦作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仅去年一年,该县就引进“中麦578”“轮选66”“众信麦998”等新品种12个,推广微菌肥拌种、种肥异位同播等新技术6项。
在知名农业专家陈忠华、郭天财、茹振钢等组成的修武小麦生产顾问团的指导下,修武县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涵盖小麦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绿色高产技术,修武县也因此成为各位育种专家挖掘新品种潜力的“试验场”和验证农业新技术效果的“数据库”。从“矮抗58”到“百农418”“百农4199”再到“众信麦998”,小麦高产的“天花板”一次次被突破,多个新品种、多项新技术从修武走向全国。
“多施各类农家肥、普用土壤调理菌、定产测土施底肥、因时因地播匀种、起身前喷化控剂、拔节用好攻穗肥、扬花前后巧防病、叶面补肥夺丰收”,修武县农技人员总结出来的8句“小麦绿色高产经”广为流传,得益于该县对农技推广模式的创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一杆子插到底,有效杜绝了技术“棚架”。
修武县还在全国率先实施小麦生产全程绿色防控超高产攻关,在种植过程中增施生物菌肥、不施化学农药,小麦既高产、安全,又绿色、高效,还节省投入成本,减少土地面源污染。今年,该县建立了40多个小麦全程绿色防控超高产攻关示范点,采用小麦绿色防控技术的种植面积达2万亩。
乡村田园景观化田间地头处处风景处处美
田园,是生活的本源,是灵魂的归宿。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所向往的往往就是田园生活和田园文化。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醉心诗酒田园,忘掉功名利禄,拂去心中浮尘,还原生命本真,达到物我相忘的自由境界。
一朵云台冰菊,一项特色产业,一个特色小镇,以美学为梯,修武县郇封镇后雁门村“三产”融合发展步步登高。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培育出的云台冰菊,既有医药养生功效,又具美学观赏价值,千亩冰菊盛开的壮观美景引来八方游客,后雁门村被认定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和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近年来,后雁门村建起了韩文公祠、农耕文化一条街、怀药研修院、木耧巷、怀锦堂,形成以冰菊产业为支撑,集药、茶、食、观光、养生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云台冰菊项目还入选了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获得1000万元奖补资金。
“云台冰菊名气越来越大,年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后雁门成了远近闻名的冰菊小镇,日接待游客最高超过1万人次,农业美学给我们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修武县郇封镇后雁门村党支部书记薛胜利说。
南有云台冰菊,北有云台金谷。修武县五里源乡大堤屯村的金谷园,千亩稻田沿着大沙河两岸次第铺开,醉人的稻香沁人心脾,成群的白鹭在稻田深处翩跹起舞,数千只放养的鸭子在水田里嬉戏觅食,一幅太行山下鱼米之乡的大美画卷尽收眼底。这里生产的绿色富硒大米还没收获就被订购一空,这里的美景更是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人。
王屯乡新庄村用美学“点枣成金”,村里修建了中国枣木文化园、大枣文化长廊、枣文化村牌,连续两届举办新庄大枣采摘节,如今皮薄核小、甘甜酥脆的“新庄大枣”名气日盛,越来越多的游客自驾前来采摘,村里的大枣供不应求,价格也节节攀升。
后雁门千亩冰菊园、因恋千亩玫瑰园,金谷园1500亩富硒稻米,新庄800亩优质大枣等农业美学园区通过一二三产联动,大幅提升附加值和利润率,亩均产值突破1万元大关,最高达到6万元。
传统村落民俗化偏远山村成了“香饽饽”
修武县有5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河南省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依托传统村落资源,修武县不断挖掘古村美学价值,让民宿项目和文化产业同频共振,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在民宿开发中遵循美学规律,起用老工匠,重拾老手艺,利用老材料,将古村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融入规划设计,让建筑“再生”,让乡村“复活”,实现从废墟到民宿的“蝶变”。
设计师彭志华将西村乡金岭坡村一座荒废20多年的山村学校改建成为五星级民宿“云上院子”,每晚住宿费超2000元仍一房难求,还流转废弃石屋200多间,规划打造金岭坡艺术小镇,带动周边村民及贫困户100多人就业,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近年来,修武县明确“不搞大拆大建”和“无设计不建设”的原则,通过市场化路径,在农村建设了一大批可供群众免费参观使用的美学建筑和体验业态。在省级贫困村大南坡村,引进售卖高附加值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的碧山工销社,建起全国首个开在农村的方所乡村文化书店,联手左靖工作室办起了高端文化艺术中心和艺术讲堂,将美学空间和美育工程零门槛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今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大南坡村美起来》为题,深度解读了修武县用“美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1355”乡村振兴美学路径成为修武品牌、焦作特色与河南经验。
美学经济产生的人气经济效益,调动了群众的发展热情。以往村民集资盖的通常是宗祠或庙宇,而七贤镇沙墙村83户村民“众筹”200万元建设的却是党建美学综合体;在“美学+民宿”理念的引领下,沙墙村45家家庭宾馆升级精品民宿,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让农民朋友真正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人。开展以“还权、赋能、归位”为主题的乡村营造工作,兴办“南坡讲堂”,孵化出572个环保队、少儿武术队和乡村艺术团等村民自组织,挖掘群众自我价值,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创新发展模式,以村民为决策主体,积极构建原住民参与乡村建设平台,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村民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原住民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岸上村民宿改造实现一家一设计、一人一故事,不仅引爆了小镇夜经济,更带动700余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持续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在农村电商、网络直播、特色民宿等领域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七贤镇孙窑村打造“直播小镇”,培育本土直播红人近百名;云台山镇打造“岸上小镇”,培育高端民宿主89名。
美学不仅给农村带来了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更换来了经济发展美、人民生活美。今年2月,修武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称号,被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荣誉称号。
农产品绿色化健康美才是真的美
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的农产品在修武县随处可见:有可以带皮吃的彩虹西瓜、能够生吃的水果玉米、生吃也很香的富硒大米等,而这些产品都是通过“绿色”技术培育出的健康食品。
修武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增施生物菌肥、不施化学农药,有效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产出的粮食果蔬无毒素、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完全符合国家绿色健康食品标准,不但外观美、味道美,更带给了消费者健康美。
绿色健康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农民收入也节节攀升。绿棵瓜果风光园生产的“冰糖硒”西瓜1亩地收入上万元,奶油草莓春节上市时每公斤卖到160元;葡萄园生产的有机阳光玫瑰葡萄每公斤售价27元;红利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有机白菜每公斤售价9元。
为生产出更多“健康美”农产品,修武县还从深圳引进最新技术,率先开展具有营养、养生、保健等功能的农产品试验示范。采用超级微生物、光碳合肥、硒施宝等生物技术,生产出了富硒小麦、富硒大米、富硒大豆,还以中药材为载体,将生物菌植入药材,靠生物菌和药材的共同作用,生产出了功能大米、芦荟大米。
目前,修武县已经培育粮食、瓜果、蔬菜科技示范户1000多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0%以上,修武县生产的绿色健康农产品已经成为舌尖上的“新宠”。
美学引领对农业农村而言是一场革命,修武县用美学驱动农业经济向“体验经济”“康养经济”“功能经济”升级,撬动高质量转型新路径,一幅幅美丽新乡村、幸福新家园的图画在这方热土上徐徐绘就。
(本版图片均由修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6.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