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温泉之城·长寿石阡”旅游品牌定位,全面开启全域性、全季节、全天候、全时段“旅游 ”模式,倾力打造集“山、水、文”于一体的农旅、产旅、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秀水灵山谱奏出古今盛世的空灵绝响。
“源头活水”流出“典雅音符”
在石阡这块21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17条大小河流交织如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日照1250小时以上、年无霜期300天以上,雨量丰沛、暖湿共节,绿色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水资源,为该县的“特色名片”“国字招牌”填充了绚烂底色。
石阡因水而美、因水闻名、因水而富。
在石阡古城南部,20多处36个自然出露泉眼热气翻腾,富含硒、锶、锂、氡、锌、碘、偏硅酸等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潺潺地从松明山下的石缝间长年不断地流出,常年恒温45摄氏度,日出水量3000吨,400多年经久不衰,是全国唯有、世界少有的既可直接饮用、又可洗涤沐浴的天然矿泉温泉。石阡成了全国闻名的“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
幽深的峡谷、清澈的水源、茂密的森林、湿润的气候,460米至610米的绝佳海拔,丰富的水资源、独特的水环境、优质的水生态,总规划面积778公顷的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应势而生。
一溪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源头活水、碧溪秀水,从神秘的“夜郎都邑”那古色古香的沧桑舞台、天籁歌台翩翩而降,踩着欢快柔美的音符,舞着婀娜妙曼的身姿,漫步在“石阡八景”历史人文的胸怀中,沿着“龙川古渡”一路飘飘荡荡、轻吟漫唱,奏出了从盛世而来、往盛世而去的空灵绝响。
石阡温泉风景名胜区成为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目前,石阡县已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3个,省级度假区1个、乡村旅游点6个。
“叠嶂重峦”谱出“空灵乐章”
在贵州的东部,有一座梵净山的姊妹山——石阡佛顶山,15200公顷的自然生态,雄伟的山势,储量着丰富的裂隙水,绵延数十公里的山体主脉,河谷幽深,河流切割感强烈,为常绿阔叶生长、苔藓类植物发育、古老的孓遗生物避难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了多类候鸟栖息、野生动物繁衍、两栖动物生存、珍稀植物避险的多功能生态型“动植物基因库”。
2009年,佛顶山侪身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列。2014年,佛顶山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源于佛顶山森林深处的溪流,河谷狭窄深遂,水瀑川流不息,散发出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在山脉两侧的甘溪河和包溪河,河谷宽阔平坦,清流萦回曲折,田园村寨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怡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丰富多姿的植被景观与依山傍水的传统村落、风俗浓郁的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在绿的底色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在佛顶山北麓的困牛山上,100余名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当俘虏”,毅然决然集体纵身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困牛山村已纳入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将打造成集村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长征步行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基地。
仙人街得到了“神仙”的雕琢。长约2000米、宽88米的天然石板街,悬空于550米高悬崖峭壁上、悬挑230米的玻璃悬廊,万亩原生态杜鹃花海,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这飘逸脱俗、“神人共享”的“天上街市”,景区内14大自然景观与生态观成了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
“世界上最大的整块天然石板街”“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石板映山红花海”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世界上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授牌。
“厚重人文”奏出“盛世绝响”
石阡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是古老的巴蜀文化、古夜郎文化和多元素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既酬神又娱人的傩堂戏,神秘诡异的夜郎国,秀丽隽美的自然美景,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清嘉庆廿二年的“贵州石阡三杰”……让石阡的文化底色更加厚重,石阡的人文魅力独具特色。
古老的巴蜀文明,那一声声雄浑的号角,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一,从千年仡寨的深处、民风古朴的尧上铿锵地传出。
神秘的夜郎古国,古老的歌声扣人心弦、让人回味无穷,一直被世居于古牂牁江畔杜家的男女老少,一代接着一代传唱。
石阡的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关门敬春、开门迎春、春潮闹春,世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在石阡的春天筑起了大舞台、大戏台、大歌台,让这些形神兼具、盛典重现、蜚声世界的特色文化大放异彩。
铺溪村冯姓家族的“悄悄年”,在静谧中寻求内心世界对“四保将军”的崇敬。“龙王神来龙王神,我来主家开财门。”一句千古绝唱,仡佬族人开始了新春接福纳祥的门。“唱一阵呀咿嗬,打一阵嚓噹嚐。”一席酬神娱人的吹打唱跳,仡侗人家为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献上了一场场隋唐幻夜的盛宴。“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这一句春词,来自唐朝开国的封姓“春官”,向封地内的百姓话农事、劝农桑、勿违农时。
厚重的文化文明,必将会是一派融汇自然美景、历史建筑、特色文化等民族文明的集成。
碗架岩,摩崖石刻上的一页页“丹书”,成了古夜郎人千年不堪回首的“史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楼上古寨,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浑然天成,古老的习俗在这里传承。
古韵深长、古色厚重的万寿宫、府文庙,古建筑群巍然屹立数百年,,那“天宽地窄”的戏台上,似乎还回响着不绝如缕、余音绕梁的铿锵锣鼓和苍凉豪放的古老曲调。
张海澜、徐培琛、成世瑄等清嘉庆廿二年的“贵州石阡三杰”,成为石阡近200年来的人文美谈。
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交融,让石阡的“人文色调”更加厚重。
目前,石阡县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个,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今年上半年,石阡县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在全省48个区县排第15位,在全市7个区县排第2位。1至8月,该县接待国内游客314.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8.61亿元。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石阡,因山而美、因水而富、因文闻名,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有机融合山水田园风光,巧妙融入特色民族文化元素,全面开启了“动静结合”“山水融合”“文旅集合”的“旅游 ”模式,让绿水青山的颜值更高、金山银山的价值更好、生态旅游的气质更佳,必将让邂逅温泉之城的诸君,纵情在水墨丹青之间,享受一场古泉洗心、佛顶赏景、仙街漫步、锻造灵魂的奇妙之旅。(图文 秦楚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