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科普网」
1921-2021 奋斗百年路·科星熠熠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国古鱼类学的开拓者、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就是一位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科学家。在她的人生历程中,积极探索着地质科学的诸多未知领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科学成就,诠释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家严谨寻求真理的精神。
图为张弥曼在浙江野外工作(1974) 作者供图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地质报国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的地质学科几乎一片空白。张弥曼没有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而是积极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伟大号召,选择报考北京地质学院,成为新中国首批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大二时,年仅18岁的张弥曼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要求加入到党的组织里来,接受组织交给我的最繁重最困难的任务,我愿意为了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不仅是生命,并尽最大努力使用出所有的潜在力量,多做些工作!”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的赤子之心,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探索古鱼奥秘,求真实证创新
秉承着地质报国的初心,张弥曼赴欧洲多国访学交流。大学期间,张弥曼被选派至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并听从当时在苏联访问的中国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选择研究鱼化石。此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在旁人看来冷门又枯燥的专业中,数十年如一日。
留学苏联时的合影,前排左一为张弥曼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微信公众号毕业回国后,她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1965年又前往瑞典进修一年。1980年,44岁的张弥曼再次踏上赴瑞典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继续从事之前未完成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在瑞典那两年,她夜以继日地钻研各类古鱼标本,采用瑞典学派的连续磨片法和放大蜡模型法,将长度仅2.8厘米的中国古鱼化石杨氏鱼头颅,亲手制作出540多幅蜡质磨片。凭借博士论文中明确给出“杨氏鱼没有内鼻孔”的结论,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起源的传统判定。这项颠覆教科书级别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世界声誉,使中国跻身成为国际古生物研究的焦点。
张弥曼用连续磨片及蜡制模型的方法制成的杨氏鱼化石等比例放大标本。图源:新华社
践行科技报国,赢得世界声誉
在张弥曼追求真理的科研道路上,无数的荣誉和头衔始终没有动摇过这位女科学家勇担报国重任的心愿。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因勘探技术落后,中国石油长期需要进口,自行开采石油迫在眉睫。张弥曼凭借着小小的古鱼化石,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中国找到了石油!国际上,张弥曼入选多国学会的名誉会员和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曾当选为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1992-1996),并获得古生物界最高荣誉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等众多重量级奖项。2005年,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出版了纪念文集《化石鱼类的形态、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分布:张弥曼贺献专集》。近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这是国际古生物界对她学术成就所给予的殊荣与肯定,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外国艺术家向张弥漫惊人的科学精神致敬的漫画 图源:《人物》
心无旁骛守纯粹,朴素坚毅真女神
张弥曼在科学上追求严谨,生活上保持低调,近年来她才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2018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晚会上,82岁的张弥曼用她的优雅风趣,闪耀法国,也被国内广大网友称为“国民女神”。
中国科学家张弥曼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图源:新华社然而在“女神”光环的背后也不乏有女性的艰辛之处。地质学经常需要进行长期野外勘探,作为地质勘探小队中唯一的女生,张弥曼没什么特殊待遇,反而为了方便,始终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年轻时,她每年好几个月都要跋涉在荒山野岭寻找化石,在野外长时间不洗澡是很普通的事情,衣服上起了虱子就扔到大锅里煮……在她看来,一切都习惯了,心中只有发现化石的欣喜。多年来,张弥曼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修理、拍照、研究。面对困难,她微微一笑:“克服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光环加身时,她谦虚低调:“这项荣誉并不属于我个人……我做的工作真的没什么,手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像点亮了信仰的明灯,铸起了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正如入党时所宣告的“争取多做些工作”,如今85岁的张弥曼依然争分夺秒地“战斗”,意欲求索更多有关远古的未知:“这一块(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这就是至柔者至刚的红色女科学家张弥曼,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始终践行着科技托起强国梦。
来源:科普时报作者:刘柯含编辑:毛梦囡审核:王飞终审:陈磊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1万获赞 199.6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