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故宫在首都落成,成为皇帝及其家族的居所;165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开凿,壁画、彩塑琳琅满目。今天,一场展览将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
9月17日,“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以及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
观众在参观展览。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期为9月17日下午至11月18日,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络售票网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信息进行实名预约。
共展出188件文物,还有壁画临本、仿制华盖
上世纪50年代,敦煌研究院曾在故宫午门举办展览。70年后的今天,故宫与敦煌再聚首,两座文化丰碑,以融汇古今的独特魅力,让观众感悟中华民族的融合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展厅,三个展览单元,分别为:西雁翅楼展厅(一单元“丝路重华”)、午门正殿展厅(二单元“万象人间”)、东雁翅楼展厅(三单元“保护传承”)以及午门西马道下的复制洞窟。
展览共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以及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让观众近距离体验作为中华文明千年华彩汇聚的两大代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利用的两大基地——敦煌石窟与故宫的独特魅力。
一批重点文物值得关注。
如一尊清中期的旃(zhān)檀佛。旃檀佛,又称旃檀瑞像,据记载,佛成道后思报母恩,遂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数月未归,优填王思念佛陀,遂以牛头旃檀请巧匠制释迦瑞像。
观众在拍摄旃檀佛。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旃檀佛原作最初供奉于印度,四世纪由鸠摩罗什携带至凉州,几经辗转终至北京圣安寺供奉。1665年(清康熙四年),旃檀佛移入弘仁寺供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旃檀佛原作或随弘仁寺一同毁于战火,至今下落不明。此像为乾隆朝弘仁寺旃檀瑞像的复制品之一,原供奉于故宫宝华殿中。
还有一组回鹘文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说明曾被使用过。经推测早于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二百年左右,开创了拼音活字印刷的先河,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展览在展厅设计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
展厅的主色调均从壁画中提取而来,与主题相互映衬。
西雁翅楼展厅的整体布局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主基调为序厅的土黄色和厅内土红色,土黄色为莫高窟崖体风貌的颜色。土红色作为敦煌壁画中常用色系,具有庄严肃穆的质感。同时在土红色的整体色彩基调上又分出了几个层次,既保持了庄严沉稳的色感,又使其富有变化。午门正殿展厅——万象人间主色调以青绿色为主,这里有充满生机的世俗生活壁画及相关文物展品,因此选择了绿色作为主色调,用壁画图案点缀展厅,整体的氛围营造能使观众放松下来。
为了更贴合石窟寺的空间意境,同时增加展线、塑造立体的展示空间,观众走出崖体浮雕空间,就能看到一个意象的甬道长廊,两侧用飞天图案铺满。为了兼顾壁画质感与文物安全性,展柜尝试展墙平面与展台空间相结合的布局,展墙上展现敦煌壁画的经典作品,而展台上的文物又与壁画内容相呼应,呈现出多维一体的效果。
木雕八臂观音残像,背后是复制的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壁画。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东雁翅楼的“保护传承”展厅分为故宫篇与敦煌篇,选取两院遗产保护、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以珍贵档案、影像、文献及文物为载体,展示两院在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蕴含其中的前进力量。
午门西马道下的复制洞窟展厅则以285号、220号、320号洞窟为原型搭建,展示高保真复制壁画、多媒体影片、敦煌壁画相关内容3D模型和辅助展品。其中,285号窟石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220号石窟药师变中的两幅“对舞”及其乐队是研究乐舞的宝贵资料,320号石窟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窟顶藻井色彩浓艳厚重,保存犹新。
数字传播方式多 观众可线上观展
当下仍处疫情期间,本次展览为此发布了一些参观须知。如,参观午门展区需要登上午门城楼,观众可以选择穿着舒适的鞋子;参观时,观众需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参观过程中,不要触摸展品,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角架等器材,展厅内不进行临摹、写生;参观高峰期可能采取临时限流措施,请观众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等。
考虑到不少观众无法到场参观,故宫还设置了许多数字传播方式。
如,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将在“数字故宫”“云游敦煌”小程序中推出特展专题栏目,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视频号等平台对此次展览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在小程序中,线上用户可以浏览动画,进入线上展厅、查看重点文物介绍以及收寄明信片等活动;线下用户可用小程序对文物或文物下方二维码进行扫描,查看详细介绍。
“故宫正青春”新华号、“故宫宣教”微信及视频号、“我要去故宫”快手号、“带你看故宫”抖音号,新华网平台展览电子刊,持续发布展览一手资讯。
此外,一些新媒体账号,如微博、微信、各类视频账号,将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持续更新展览资讯、展览讲解、展品欣赏、观众互动。
莫高窟的1650年
莫高窟历经的1650年,同林林总总的文物一样,也是值得被记录、传播的历史。
据公元698年立于莫高窟的《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366年,有个叫乐僔的沙门来到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忽然眼前一亮,好像有千佛在金光中显现,于是在鸣沙山东面的悬崖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处佛窟。不久后,又有一位从东方来的法良禅师,在乐僔的窟旁又营造了一个洞窟。近千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创造由此开始。
唐代胡腾舞铜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而后历经隋唐的鼎盛、宋元的衰落,莫高窟逐渐荒废。直至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在对部分洞窟进行大规模清扫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有一个小门,打开看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里面放了五万多件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但当时清朝疲弱,保护不力,西方列强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
策展人员介绍,直至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才意味着莫高窟结束了无人管理、屡遭破坏的历史,开始得到初步保护。“1949年以后,莫高窟的保护开创了新的条件,甚至在1963年,国家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也批了100万,用来加固保护工程。其后,敦煌文物研究所又对所有的壁画进行了全面的排查,非常有规模地开展相关维修工程。”
由于身处大漠,早些时候敦煌风沙肆虐,每年都会对莫高窟造成不可估量的侵蚀。上世纪80年代,敦煌莫高窟每年要清理的沙子就达3000立方米至4000立方米。致力于“根治”沙患的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工程2008年实施以来,风沙治理的效益日益显现,如今窟区已鲜见“天天扫沙子”的景象。
最近几年,莫高窟还实现了预防性保护,针对可能面临的危险和灾害,进行预测预判的防微杜渐,不再只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运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世界进行了展览,这样敦煌莫高窟就没有边界了,它是全民的莫高窟、全世界的莫高窟。”策展人员说。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摄影记者 浦峰
见习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铭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55万获赞 677.7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