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她的名字出自于《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绎如也,以成。”寓意纯正和谐。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父亲是当年是台大物理系“状元”。书香门第的成长氛围让她成为了一名有知识有担当的人,在攻读了新闻专业之后,她开始了专业的写作之路。

很小的时候,祖父母就开始和张纯如诉说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给她的心灵留下极大的震撼,她无法想象那样的人间炼狱。到了中学的时候,她一直都想寻找相关的书籍,然而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找不到相关的书籍。她开始奇怪,为何这场骇人听闻的屠杀没有被记录下来?

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之后,她开始寻找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资料。当时日本国内美化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翼活动十分猖獗不少华人有志之士在美国不断组织各种活动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张纯如也是其中之一

1994年12月张纯如参加了加州圣荷塞华人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图片展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她看到南京大屠杀中许多十分残忍的黑白照片本次活动也让她决定走向一条寻求正义之路,她要将这些照片公布给全世界。在面对拒绝承认战争罪行日本政府时,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张纯如先是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寻找了几个月的资料,图书馆收藏大量传教士资料对她帮助很大,这些传教士包括金陵大学的贝德士、史迈士金陵女大的魏特琳,他们都曾留在南京参加组织国际安全区保护中国难民他们的资料也成为了有力的证据

她查阅了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书信和各种文献同时还有美国国家档案馆许多档案材料这些珍贵的资料都是刚刚解密的,而张纯如不仅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而且将其复印,送给了南京相关学者。

但是单单掌握这些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细节。张纯如在1995年7月独身一人来到了南京,炎热的天气正如她炽热的心脏,虽然不懂中文,但是来到这片亲切而陌生的故乡,更加激发了她对于无辜者的同情,她想要亲自聆听幸存者压抑在内心的心声

在其他专家的帮助之下,她走访了许多幸存者查阅了大量档案每日工作超过10个小时录音机认真地录下了每一位幸存者的声音,反复倾听之后做十分详尽的记录。20多天的艰辛工作让她甚至都顾不上探望自己的远房亲戚,她迫切的想要揭露日军的罪恶,将这些真相带回美国,让全世界看到。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在美国出版。张纯如作为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作家,凭借书中翔实的史料以及让人震撼的残忍真相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读者,对于张纯如以及这本书都有着极高的评价。书出版的十多个星期中《南京暴行》一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前列,其发行量超过40万册,并翻译为多种语言在其他国家出版。

在这本书引起轰动的同时,日本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日本右翼对于这本书不断批判,以篡改大屠杀史料著称的田中正明表示:这本书的大量内容都是错误的,34张图片都是经过处理和修改的“伪造照片”。表示这是一本中国人特有的反日宣传的书对于书中的罪行拒不承认。

为了打击张纯如在美国的影响,日本驻美国大使曾发表声明公开驳斥南京罪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声称日本政府已经向战争的受害者道歉,他甚至亲自同张纯如女士进行辩论一些日本右翼成员也多次在张纯如的报告会上公开挑衅非难。

除了公开的压力,张纯如所遭受来自于日本在私下进行的漫骂和诋毁更加激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人身威胁和恐吓,甚至扬言要谋杀她。有一段时间,张纯如女士不敢接听电话,不敢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其他人。

1997年成书之后,张纯如由于过量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一直都状态很差,不仅体重下降还掉了很多头发,身体逐渐变差,很容易生病但她并没有打算停下,她开始研究日军慰安妇、了解二战期间美军士兵被俘后遭受日军非人待遇,打算继续出书。

但是由于日本方面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期面对惨绝人寰的真相,加上她本就羸弱的身体,她最终无法坚持下去。2004年11月9日,美国圣荷塞人们在一辆私人轿车上发现了自杀的张纯如。

年仅36岁的张纯如年轻貌美,才华横溢,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优渥的家庭环境,但她却在追寻正义的道路上倒下。她竭尽一生希望唤醒日本人的良知,面对她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她希望将血淋淋的真相公布于大众,可又有几人真正了解呢?

时至今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依然没有日语版本,曾经打算出版的出版社提出想要“订正”部分内容。但遭到了张纯如的严词拒绝,表示如果有何觉得不妥的地方,可以在旁批注,但决不允许直接更改。

她是一名战士,也是受害者。

举报/反馈

弄月嘲凤

103获赞 16粉丝
我和你今日啸傲烟霞,嘲风弄月,何等自在。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