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
9月15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需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应用成本。
其实关于塑料的政策,以往一直都有,不过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和欧洲禁塑政策影响下,国内开始重视塑料相关产业发展,这当中将催生巨大的替代空间和投资项目,非常值得关注。
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可降解塑料,一种是再生塑料。
可降解塑料
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一般分为生物基塑料和基于化石燃料制成的塑料,目前主要的可降解塑料中,PLA、PHA、PBS等主要原料是农作物,PBAT、PCL等主要原料是石油,这些都是全生物降解的塑料,对塑料污染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内已披露新建拟建产能以PBAT和PLA为主。
供应端:
PLA:全球的聚乳酸产能大约为51万吨,其中中国产能为23.4万吨,全球在建和规划的产能共148万吨,其中有131万吨在中国。
PBAT:全球的产能大约为50多万吨,其中中国的PBAT产能约为37万吨,产能最大的厂家为蓝山屯河(12万吨),其次为金发科技的7.1万吨。
2020年开始中国大力推广降解塑料的使用,产品较为紧俏,当前的PBAT价格大约位于2-2.5万元/吨区间。
对于在建产能来说,目前的市场处于一种“谁先投产谁受益”的状态。
需求端:
根据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我国一次性塑料制品耗量高达2000万吨,占国内塑料制品产量的33%;2019年我国的塑料制品产量高达8184万吨;保守估计2020年我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大约为2200万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为52万吨,即约占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的2.36%,显然替代空间十分巨大。
参考禁塑限塑政策中提及的一次性塑料使用品类,主要以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塑料购物袋、农膜的替代量来估测可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下图为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测算表。
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总量有望达到约260万吨;若以2万元/吨的单价计算,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0亿元。
根据行业协会8月21日披露的PBAT和PLA数据测算其盈利性,扣除增值税后及三费之后,估计每吨PLA塑料粒子的净利润在11000元左右;每吨PBAT塑料粒子的净利润在2000元左右,目前盈利情况较好。
关注标的:
金丹科技
全球乳酸行业第二大企业,2018年公司的乳酸及其衍生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8.34%,主要产品包括L-乳酸及乳酸盐,2020年乳酸产能10.5万吨、乳酸盐产能2.3万吨。
国恩股份
到2021年6月,公司年产50000吨可降解塑料材料产能,产品覆盖食品包装、吸管、购物袋、食品餐盒餐具、一次性纸巾、湿巾等各个领域,拥有体系完整的可降解塑料产品矩阵。
联泓新科
2021年对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进行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42.86%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该公司的千吨级PLA一体化生产示范线已试车成功,并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
再生塑料
再生塑料是指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其最大的优点是价格比新料和可降解塑料便宜,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需要,只加工塑料的某方面属性,并制造出对应的产品。
再生塑料一个必须的环节是回收,目前,国内政策上,以可降解塑料为主,回收虽然提到的比较多,但不是硬性执行,它与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场景并不相同。
目前再生塑料应用领域比较广泛,最近几年,再生PS和再生PET凭借成本优势、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再生塑料行业中脱颖而出。
再生PS塑料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主要是建筑保温板材以及踢脚线等)、相框、画框、镜框、鞋底材料、广告板材、玩具和其他注塑产品等等。
下游行业应用以家居建材市场为主。
再生PET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包装盒、饮料瓶、纺织服装等,下游行业应用以日常消费品为主,具有低端过剩,高端供不应求的特点。
关注标的:
英科再生
PS塑料循环再生龙头,打造了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回收”全产业链闭环。
越南英科正在筹建年产227万箱塑料装饰框及线材项目,公司募投年产1150台回收设备的生产项目,建成后总产能是2020年产能的8.4倍。
三联虹普
国内首家Lyocel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l)生产过程环保,产品可降解,是重点发展的绿色纤维。
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承建了国内首条单线年产4万吨的Lyocell纤维总承包项目,最终产品供给可口可乐、雀巢、达能等企业。
金发科技
目前已具备55条再生塑料改性生产线,背靠重点塑料回收产业,拥有5个高性能再生改性塑料生产车间,年产29万吨生产能力,目前在建产能19万吨年,2022年底产能即达到48万吨/年。
同时产品涵盖PBAT、PBS、PLA树脂及相关改性材料,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
快递
近期,四通一达均明确表示全网派费上调,其中中通、韵达、圆通和申通均宣布自9月1日起,全网末端派费每票上涨0.1元,用以提高快递员收入。
事情起因是源于快递监管部门4月开始管控义乌地区的无序竞争,该地区快递价格最低价已经从1元以下提高到1.4元以上,随之《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出台,在政策指导和管控下,快递行业价格战有所缓和。
因此行业政策的出台,改变了2021年快递股投资的基础逻辑,本年度加盟制快递行业的投资逻辑,从长期集中度提升逻辑,转变为阶段性修复逻辑。
监管驱动下电商快递主要玩家宣布9月份起上调派费,释放了行业价格战改善的重大信号。
一方面稳定末端生态且刺破政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各家企业价格调整传导通畅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原本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或将迎来超额利好,从而助力行业内生出清获取加速度。
我国法定节假日和电商购物节多集中在下半年,快递行业下半年业务量占全年比重超60%,其中四季度业务量占全年30%以上。
考虑到行业旺季将至,各公司提价压力较小,单票收入降幅有望继续收窄,甚至回升,预计2021年行业业务量规模有望超过1100亿件,增速有望近30%。
经历了过去激烈的价格战,2021上半年,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的快递单票净利已经降至0.17、0.04、0.06元。
这意味着,2021年下半年,单票净利的小幅回升,可能带来显著的盈利弹性,因此可以关注阶段性修复的行情。
关注标的:圆通速递、韵达股份、中通快递。
喜欢的朋友可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