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胡春娜
这几年位于巩义洛汭地区的双槐树遗址很火,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双槐树遗址西边还有更加靠近洛汭之地的花地嘴遗址,花地嘴遗址是夏代早期的遗址,有学者研究认为,这里可能是“后羿代夏”之后,夏国君太康的五个弟弟困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的地方。
9月4日,记者一行从巩义稍柴村跟着导航一路向北,找到了花地嘴遗址,在这片看似平常的庄稼地下面竟然埋藏着那么多的秘密。
考古遗址一般以遗址所在的村庄命名,但是花地嘴遗址稍有例外。花地嘴遗址最早是在1984年发现的,当时它不叫花地嘴遗址,因它所处位置的土地归水沟村民所有,所以定名为“水沟遗址”,现《中国文物地图集》上仍登记为“水沟遗址”。由于当地村民都把这块地叫花地嘴,为了更确切的表示遗址位置,1992年以后,就把原来的“水沟遗址”更名为“花地嘴遗址”。
2001年至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先后对花地嘴遗址进行多次调查与发掘,共发现重要遗迹有:环壕、祭祀坑、房址、灰坑及陶窑。出土有骨、石、蚌器、陶器、玉器、朱砂绘陶礼器、诸多动物骨骼及农作物颗粒。花地嘴的环壕和祭祀坑非常重要,共发现四条环壕和环壕东南大门,四条环壕中的内三条相距颇近,均为圆角方圆形,每条环壕的宽度也不一致;最外一条环壕距内三条环壕较远,距离为150米左右,此条环壕较宽,剖面为梯形,表面宽度约16米左右,深约8~9米。四条环壕与外界的连接通道均在东南部位,并且都在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直线上,这里的缺口应该是东南大门,只是由于破坏严重,尚未发现确证的城墙迹象。大门附近有多个祭祀坑,主要为不规则的近圆形,系多次祭祀形成,发现其中有数具人骨、动物牺牲骨骼和各类器物。
2006年花地嘴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项目之一。
花地嘴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
根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的研究,花地嘴遗址的年代和位置特殊而重要。在河南龙山文化和偃师二里头文化之间,在嵩山周围存在着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新砦期遗存,也有人称之为新砦文化,也就是夏代早期文化。有学者认为,新砦期遗存是文献所记“后羿代夏”至“少康中兴”时期的夏文化,它的发现和被确认,证明“后羿代夏”是确实存在的历史真实。新砦期遗存以前发现的主要分布在嵩山、万安山以南,花地嘴遗址是在嵩山以北发现的第一个新砦期遗存,它的发现使学界对嵩山、万安山以北地区的新砦期遗存更加重视,后来果然在多个遗址内发现了新砦期遗存。
花地嘴遗址发现的文物数量众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墨玉牙璋和朱砂绘陶瓮。
花地嘴遗址出土的墨玉牙璋曾代表郑州市进入过“十大古都重宝”的评选。2003年考古发掘玉璋出土时首端向上,略向西南倾斜,其北侧有一人骨架。坑内数层填土褐、白相间,显然系有意而为。此玉璋出土以前,在河南所出的玉璋时代最早的为二里头文化三期,花地嘴玉璋的时期恰与龙山文化晚期及关中石峁文化早期时代相当,是学界诸多学者所认同的玉璋最早出现的时期。花地嘴玉璋器形完整、制作工艺娴熟,造型别致,从已发表的牙璋材料中,未见有造型与其一致者,是中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具有明确出土层位的、时代最早的玉璋。
朱砂绘陶瓮出土时已是碎片,分别散落在相距很近的东西两个灰坑中,坑内有火烧迹象。经过复原,两个陶瓮都有器盖,器盖上也有朱砂绘图案,器身上朱砂绘变形的神像图案。朱砂绘陶瓮具有明显的东方文化元素,其上的神像有专家认为是“北斗神”,它在洛汭地区的出现有可能与早期夏史的有关事件有联系。
顾万发的研究成果表明,花地嘴遗址是新砦期遗存的代表性遗址,新砦期遗存是“后羿代夏”时期的文化,“后羿代夏”至“少康中兴”所经年代不超过百年,这和花地嘴遗址的使用年代是相吻合的。根据历史记载,“后羿代夏”后,太康失国。《史记·夏本纪》中有“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一说,也就是说,后羿代夏后,夏王室有可能避居到了洛汭一带。《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是禹的五位孙子、启的五位儿子就“太康失邦”而作的一组悲歌、悔歌、壮歌。中康继位后,都城迁移到斟鄩,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在偃师二里头一带。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9万获赞 178.9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