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泉作品《紫玉金砂》之三

李宝泉1958年生于辽宁沈阳。198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至今,多次受聘全国版画艺术展评审委员。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版画《注》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太行人家》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岁月》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热浪》参加全国第十届版画作品展;《棚》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版画作品展;《飘》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版画作品展和庆香港回归全国美术大展;《生存状态》参加全国第十七届版画作品展;《根》参加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及全国第五届三版展;《茶马古道》系列作品分别参加全国第十八届版画作品展,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当代版画邀请展;《天下普洱》系列作品分别参加第二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第四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2011年“我们从哪里来”名家个展,法国卢浮宫2012年首届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13年中国新疆国际版画邀请展,2014年首届中国版画大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5年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绍兴风景》分别参加2018年以鲁迅的名义——首届鲁迅版画大展,2019年版画中国·版画艺术在民间——全国系列巡展;《紫玉金砂》系列作品分别参加银川对话——2019中国·德国版画作品联展,2021年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系列邀请展。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窗外,微雨。红豆杉,静立。麻雀,白鸽,时舞时歇。

室内,铁壶煮水,普洱入味。

2021年4月23日,我们来到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听雨观澜艺术家园区,李宝泉教授在工作室接受了专访。

“我走上美术之路,其实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幼喜欢画画,可能和家庭因素有关。母亲非常勤劳又心灵手巧,我小时候的衣服、鞋、帽子、书包,都是经由母亲亲手缝制,就连家里枕头上的绣花,也是母亲自己设计图案纹饰,自己染线、刺绣,非常精美。可能那个年代也有手工制作的传统,我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会潜移默化受到一些艺术熏陶。”

李宝泉作品《天下普洱》之一

“无论是从事什么艺术,我觉得他的创作作品一定要有特点,一定要有个性,一定要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李宝泉

四个单元

“如果把人生分成若干单元,比如说20年一个单元。我的头20年这个单元,童年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和小朋友、同学一起游戏、成长,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的家庭对我的绘画兴趣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绘画天赋开始显露。学校出板报,临时布置教室,包括走廊里与美术、美术字有关的内容,老师都愿意让我去完成。看到完成后的成果,自己也很高兴。因为我的绘画能力比较突出,后来进入了学校的美术小组。在中学里,除正常文化课学习之外,我主要就是画画,将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填满。当时,学校、区,还有市文化馆美术组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到了周末、寒暑假,我就和一些美术伙伴参加区、市文化馆美术组的学习。同时也结识了文化馆的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一点一点步入了学习绘画的轨迹。我的美术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对我后来的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18周岁,作为‘知青’插队到辽宁省最北面的昌图县,所在的地方是昌图最北面的公社,‘下乡’的大队,是公社最北面的大队,所在的小队,又在大队最北端,也就是辽宁最北的省界边缘。我所在的小队青年点中,只有10个‘知青’。我开始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也不畏惧务农的艰辛劳作,很快就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

“那时我也并没有放弃画画的爱好,时常画些生活速写、场景写生,用来调节单调的务农生活。当时公社、大队也有一些结合时事宣传板报的工作,了解到我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就把我抽调上去。当时有热情、喜欢画,也想把画画作为自己未来事业追求的方向。但当时自己也不清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凭借着年轻人对绘画的热爱,克服学习进程上一个又一个障碍的勇气支撑着我。”

“有一天,我接到父亲一封信,挺厚。信的内容倒没有几句话,只是让我看看随信寄来的报纸,我打开一看,是《沈阳日报》。上面不是很大的一个版块,刊登的是恢复高考的消息,我瞬间体会到父亲的殷切期望,就请假回家,找了一些复习文化课的书和课本,又返回青年点,白天继续劳动,晚上复习文化课。参加考试之后,我又回到青年点继续劳动。几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家里给我拍了电报——你被录取了。我学习美术的理想实现了。我的第一个单元,就是这么度过的。”

“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20岁到40岁,实际上我19岁就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为什么选择版画专业?这可能与当年在市文化馆学习有关。那时,文化馆组织了一个美术创作小组,有工人画家,也有专业画家。我印象当中,他们搞了一套黑白木刻,当时我就感觉有兴趣,也没有觉得陌生。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类似木刻的手工技能,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和玩具,就是玻璃球、啪叽、跳绳,我就自己刻啪叽模子,包括剪纸,我很愿意做那方面的事。后来到文化馆,我才知道绘画中有这么个专业门类,画完了刻,刻完了印,还可以套色,和我在中学包括在农村做的很多黑板报中的形式语言有些接近。正好鲁美版画系招生,我就报考了版画专业。”

“还有一个原因,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也更偏向于西画的思维方式,版画又属于西方画种范畴。入学之前我只知道版画中的木刻,也了解一些铜版画、石版画,但大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到了入学以后才开始实际接触。我们班共八名同学,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的同学正好相差12岁。同学们大都经历过当地美术创作班的学习,而且有的还直接受过版画名师的指点。大学四年,我在学业上一直是努力的,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相互影响下,自己对版画专业的学习,包括对美术基础和艺术理论的学习,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因为兴趣。”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认识到,人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第一要务,就是兴趣,然后才是专业素质等其他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因为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有好的结果。大学四年的学习,对自己的一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对我后来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一直怀念学生时代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荒废大学的学习时光,倍感自豪。”

“我入学的时候,版画教学主要还是以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为主,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石版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但由于条件所限,许多学生参与石版画及其他版种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在学期间我的版画作品大都是木刻。”

“后来毕业留校任教,有了一个身份的转变,由原来的学生当了老师。从那时开始,在我的老师们,那些老一代版画家身上,学到作为一名老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品格——博学笃行、严于律己、求真务实、言传身教等。”

“准确来讲,我是1982年1月参加工作。在任教初期,有些学生比我年龄还大,和他们在一起,虽然是老师身份,但我们是同一个年龄段,教学相长,师生相处也很愉快。那个时期教学之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版画创作当中,有的一幅作品制作周期长达两个月甚至更长,同时也穿插创作了一些小品式的木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88年,我印象比较清楚。正值我的孩子在哈尔滨出生,还未满月,我在哈尔滨看护时,接到系主任路坦先生给我发来的电报——有工作,速归。我回来以后,路先生就找我谈:经学院研究决定,希望你做版画系主任助理,主抓教学。当时觉得,教学与我专业紧密相关,我便欣然受命。结果一上任,就不是当初理解的单纯负责教学那么简单,教学单位什么事和教学没关啊?主任助理做的时间不算太长,就做了版画系的副主任,副主任做了几年,就做版画系的主任,我是在39岁那年吧,被任命为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在第二个单元后期,主要是在教学岗位上和管理岗位上工作。既要参与版画系本、硕教学工作,又要主持学院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还要参与国内、国际的一些版画活动,这个时期做的事就太多了。在这个单元里,我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变化,我一直在双轨的状态下前行,虽然自己心系的还是教学和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但由于开始身负学院教学管理重任,有危机、有使命、有担当,不得不投入全部精力。”

“我的第三个单元,40岁,实际是39岁,我到院里从事管理工作。当然教师身份还是在版画系教书,包括带研究生。我感觉到,工作性质发生变化,对于我事业上的追求,对于我对高等美术教育的时代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自己已经不能简单地站在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来对待自身的工作,关注的点和在系里工作时所思考的完全不同,需要站得更高,视野也必须关注到世界高等美术教育前沿问题。从新时期下的教育普遍规律或者人才培养模式,到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应该具备清晰明确的认知。这段时间我阅读中外关于高等美术教育的书籍量是巨大的。最终我的辛苦努力和付出终有收获,在学院的专业建设方面,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绩。看到当年制定的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正在慢慢得以呈现时,内心也得到一种欣慰。教学管理工作与自己一线教学和个人艺术创作在时间分配上确实有冲突,但是在教学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取得的成果,也算是对我心愿的一个弥补。”

“同时,这个期间也处在中国美术界在艺术思潮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段,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创造我们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新模式,这不单是教育管理者的希望,也是整个社会和广大师生共同的愿景。”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对教育体制、教育系统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总结,并把已经取得的经验一步步地贯彻到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今天,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发展到可以和国际上一流美术院校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交流,这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第三个单元。”

“60岁,进入第四个单元。离开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岗位,回归到自己熟悉的教学一线,回归到自己的专业创作领域之中。同时我也给自己做了规划和设想,三至五年内,再培养一两批研究生。留给自己更多思考单纯的艺术问题、专业问题的时间,心情随之慢慢放松。到把最后一批学生培养完,教学工作也可以放下,专注做自己的艺术实践,阅读、写点文字、画一点符合自己心境的作品,这是第四单元总体的一个设想。如果情况允许,这也是我第五个单元、第六个单元的设想。”

三个阶段

“我现在的工作,教学、画画、看书、品茗。”

“无论是从事什么艺术,我觉得他的创作作品一定要有特点,一定要有个性,一定要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这个需求如果具体说,审美占最主要的,另外还有认识问题的角度,艺术观点等等,不能重复前人。从我长期的艺术实践来看,也有一些创作风格上的变化,有一些艺术追求上的变化,有一些艺术形式上的变化,也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以主题性绘画为主,有工业题材,有乡村题材,还有一些肖像绘画。不管怎么说,都是那个时期具体的风貌写照,或者是表现某个事件、场景、人物,或者是群组人物所给予自己强烈震撼的瞬间感受。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强调构图、构思,强调塑造形象的技术手段,而且每幅作品都尽力追求自己专业能力的充分体现。那个阶段代表作品也有一些,比如《注》《太行人家》《夕》等,早期作品也可以归纳为1990年代以前创作的。”

李宝泉作品《热浪》 铜版

李宝泉作品《太行人家》 木版

“第二阶段,我中期的代表作品有《岁月》《热浪》《飘》《棚》等。1990年代,就是‘85新潮’以后,中国的艺术创作迎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强调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国外大量美术信息的涌入,强调个性化的表达,对我个人的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国际的交流也比较多,一些国际知名画家的作品也给我一些启示,包括国内同行们在一起交流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或者新的创作状态时,也为我带来更多的思考。那个时候有一个有利的条件,我站在学院管理的角度,视野开阔,看问题比较全面理性。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历史的,还是今天的,看到的东西比较多,受到的影响自己的消化能力也比较强。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想改变一下传统主题性绘画的特征,追求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把对形式感、形式美感以及对版画本体语言和新技法、新材料实验性上的追求,作为这一时期的侧重研究。所以此时,我的作品虽然也是带有具象性特点,但早期作品中的主题性逐渐弱化,情节性的东西减少,基本上是形式本身、瞬间本身,形式语言研究的内容增强了。概括来说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是对版画本体语言的把握,对专业媒介、材料创新的把握,对拓展本专业领域里的一些可能性的把握。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哲学和艺术观念方面的思考。这是第二阶段作品的总体特点。”

“第三阶段,我的近期作品在中期作品的基础上又往前走了一步,回归一种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比如说,我喜欢喝茶,我可能画茶就画得多些。《天下普洱》《紫玉金砂》《茶马古道》等多个系列,就是想亲近自我内心一点儿,和自己的距离接近一点儿。在艺术追求上,更希望用一种西画的语言表达从容、淡泊、坦然、朴素的人文情境。当然,近期作品的创作还在继续,也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也可能是要对中国绘画传统有一个回望,最近我就特别愿意看历史方面的东西,比如宋元绘画。愿意看一些表现人文地域和环境的纪录片,看看能不能给我创作以启示。中国传统精神,用西画当代表现手段和表现语言来表达,对我来说是现阶段最感兴趣的事,这就是我目前艺术创作主体方向的一个目标。再有两年,彻底卸下教学任务之后,我就全身心做这个事,自己还挺有信心,也挺有希望的。比如说,我下一步,准备创作一套以中国书法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以西方铜版画的技术语言,甚至利用套色的方式,怎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我目前创作这套系列作品想要重点解决的事。当然,这其中更多蕴含的是一些哲学方面的思考,在画面当中,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可以看出来,或者懂我画的人,可能才体会得到,这个不能多说,艺术创作一多说就玄。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尽可能把它表达清晰一些。实际上,中国有很多好东西,但必须经过长久思考之后,演变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把自己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有形象的、无形象的东西,作为个人表达内容的母体,表现手段则用西画的方式,如何能结合好,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这也是我的兴趣点所在。我想这么往前走一走,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实践和尝试。”李宝泉教授说。

举报/反馈

沈阳发布

47.2万获赞 7.8万粉丝
中共沈阳市委网信办百家号
中共沈阳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