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推出

  2021上海市网络举报宣传月活动于9月6日拉开帷幕。

  作为上海市网信办的品牌活动之一,本届活动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以e路守护·共同成长为主题,联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网信部门联动宣传,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启动仪式重点介绍了《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编制情况,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并广泛邀请政协委员、法学专家、教师、家长、互联网企业等各方代表参与“青少年模式”专题研讨会。

  青少年模式下不得开启打赏功能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是中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领域的一次专门立法,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上海网信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积极落实新修订的《未保法》关于网络保护的相关规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办法,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体系奠定了社会基础。

  此次宣传月,上海网信办推出《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上海网信办网络管理处处长叶青介绍,上海网信办经前期调研,针对目前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普遍存在的入口藏得深、覆盖不够广、身份识别不精准、专属内容池不丰富、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推出《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在哔哩哔哩、小红书、喜马拉雅、阅文集团、Soul、么么直播等18家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推广试行,指导上海属地主要音视频、网络文学、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采取积极的举措,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创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为未成年人织密网络保护网。

  叶青透露,《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共有20条规定,在“青少年模式”分层分类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比如,上述《设置指南》要求平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信息内容安全导向管理的同时,不断丰富青少年专属内容池,以教育类、知识类、科普类内容为主,确保该模式下内容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同时限制青少年模式下的搜索和推荐算法功能,在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又比如,《设置指南》探索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做出差异化功能限制,要求网络平台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8-16周岁、16-18周岁)在充值、购买产品时对单次、每月累计金额设置上限;明确在青少年模式下不得开启打赏功能,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不能担任网络主播。

  在全国范围率先推出《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这是上海网信办探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项创新之举,用于指导上海属地重点网络平台率先高标准、严要求地设置“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绿色上网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以案释法,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常识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通过上海网信执法小卫士“沪小信”动漫形象,以案释法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常识。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整理了平台涉未成年人专项举报线索,结合中央网信办“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提到的七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精选了七个典型案例编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涉及网络直播、网络沉迷、网络侵权、网络欺凌多个方面。

  针对近期家长举报较多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参与“饭圈”集资打榜、儿童邪典视频等热点问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也给出了需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等补充说明,希望通过《知识手册》向社会各界深入介绍七类突出问题的辨识和监督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在遇到网络不良信息时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举报,为营造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环境保驾护航。

  为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等素材宣传,在宣传月期间,上海网信办将举行“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线下活动,届时上海网信办与趣头条合作的动画视频《E路守护·共同成长》也将通过四个典型场景,生动展现涉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网络侵权等有害信息的举报流程,并同步配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法条。

  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中,拥有众多青少年粉丝的正能量UP主等,将走进学校和社区互动交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中小学师生家长代表也将被邀请走进互联网企业深入了解网站运营管理机制。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342万获赞 342.4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