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热映后,东极——这个中国最东部的住人岛瞬间“爆红”网络。不过,众人口中的“东极岛”,其实并不是一个岛,而应是“东极诸岛”。
她由三个岛屿组成,主岛是庙子湖岛,中间青浜岛,最远处即最东边的东福山岛,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就在那儿。“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军旅歌曲《战士第二故乡》所唱的神秘小岛,就是东福山岛。
《后会无期》主要拍摄地是在庙子湖岛,也是东极镇政府所在地。岛上居民大都是福建渔民后裔,闽语称“庙”为“庙子”,称水池为“湖”,最早的福建渔民上岛后,见岛上有庙,庙前有一水池,于是就有了“庙子湖”岛名。
在庙子湖岛南端山顶屹立着一座老渔民的巍峨塑像,他脚上穿着木屐,上披一件背心,下着一条筒裙似的龙裤,右手高举一支直插云天的火炬。这老渔民叫陈财福,福建惠安人,东极渔民尊称他为财伯公。在岛上,世代流传着“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的故事,而这“菩萨”就是陈财伯。他在一次出海捕鱼时,遭遇大风暴,漂泊到庙子湖岛,从此每逢暴风雨或大雾天气,他就跑到山顶堆薪点火,引导过往船只。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善举,建了财伯公庙,塑泥像,供奉起来。
七月时值休渔期,停泊在庙子湖避风港的渔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虽不能和沈家门渔港千帆云集相媲美,但渔村独有的木制渔船却还保留着原貌,桅杆上的三角形彩旗,飘扬在海风中,这样原生态、古老的作业渔船,也许只有在小岛上的渔村才能看到。
东极,正因为她的古朴渔乡风情,吸引着一拨又一拨亲近蓝海、追逐自由的旅行者。然而,东极,也因为它远离大陆的孤寂与原始,逃离了一拨又一拨向往大城市的年轻人。如今,纷至沓来的游客,又让原本安静的小渔村多了几分喧闹和嘈杂。岛上留守的老年人,早已习惯了那些形形色色的外来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涌入涌出,他们似乎也不会再孤单了。
在码头的水泥空地上,铺展着一张渔网,六七个渔村大嫂,头戴笠帽,围坐在渔网旁补网,几个游客正对着她们拍照,而她们却自顾自说笑着,时而和游客搭个讪,时而舞动着手中上下穿飞的梭针,动作娴熟,像在编织一件艺术品,细致缜密。她们手中的梭,好像停不下来,在网中自得其乐,全无躁动之色。
什么是岁月如梭?大抵如劳作的她们,质朴、踏实、简单,不在乎指尖划过的稍纵即逝的如梭岁月,亦不在乎曾经白嫩光滑的皮肤,被海风吹黑吹干吹皱。因为她们织的是自己的人生,过的是平凡的日子。
盛夏的白天,即便是海风,吹过来也是一阵炙热。只有到了夜晚,清凉、湿润的海风,缓缓飘来,东极的海,才显现它的本真。天慢慢暗下来,盏盏渔灯亮了,帆影上星星点点,波光潋滟的海面,吸入了无限的夜色,海的韵律,夜的梦幻,糅和在一起,交织成一幅渔村风情的水墨画。
行走于庙子湖老街,恍然走进了旧时光,踏着细碎的暮色,探寻岁月深处的故事。原来,时光从来都是不慌不忙的。侧耳倾听,潮水敲击着礁石,海浪轻吻着黑夜,海是纯粹的海,夜是静谧的夜。看潮起潮落,四季流转,那些留在东极的记忆,唯有大海。(陈瑶)